行走珠峰之南(12)D1 Monjo

标签:
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ebcmonjo |
分类: 行走南亚 |
大约一点多从Mingma家出发,不久就经过了这路上的第一座吊桥。类似的吊桥一路上还要经过很多,一开始我还想数一数路上会经过多少座,数着数着就乱了,只好放弃。桥是靠钢缆拉着的,有一点晃但是幅度不大。

路边有滑坡的痕迹,Mingma说就是425大地震造成的。
前方的村庄有着非常漂亮的喜马拉雅田园风格。每家的院落都用石头矮墙围着,我们就这样穿过矮墙之间的道路。很多院子里挨着矮墙都种着鲜花,很美丽。
在自家院子里玩耍的小孩子。
经过了一座寺院,墙上挂着活佛的照片。Mingma按惯例要去转动每一个经轮。
玛尼堆的风格和西藏一模一样。


3点左右到达了原本计划的住宿地Phakding。这是一个规模稍大的村子,道路就穿过整个村庄,是村子里的主街。路两边布满了客栈和餐厅。这一家香格里拉客栈是我下山时停留的地方。

离Phakding不远就要走吊桥过河。


走这条路不能对牲畜太大惊小怪,这样狭路相逢过小桥是常事,走在陡峭狭窄的小路上,还要注意靠在近山一边给牲畜让路,以免被它们给挤下山去,有时还要用手拨开迎面而来的牛角。这种牛并不是牦牛,一般只用在低海拔地区,偶尔还能见到驴子。到了高海拔地区之后,运输工具基本就都是牦牛了。这一路始终都要和牛粪的味道相伴。

这条河叫做Dudh Koshi,是珠穆朗玛和卓奥友等几座雪山下的冰川之水汇合而成。
远处可以望见落差很大的山涧。

路边的瀑布。
鲜花和佛塔。路边这种带平台的石台,一路上非常多。这个高度便于背夫把背上的货物做倚靠,是背夫们的休息地。
Mingma指给我看,这是地震中山上滚落的巨石砸毁的房屋,还没有重建。
这样的山上滚下来的巨石,想想就觉得可怕。

一路上不时见到这样的垃圾箱,甚至还对垃圾进行了分类。这是珠峰地区的环保措施之一。
天色渐晚,太阳已经下山。前方就是我们今晚的目的地Monjo了。
路边这不起眼的小破房子,就是又一处TIMS卡登记处。
五点半,终于到达了今晚的客栈Mount Kailash Lodge。我和Mingma说,我还在这Mount Kailash转过山呢。

这里徒步的住宿规矩,一般是由向导带领入住客栈。向导和背夫本人的食宿由店家免费解决,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游客的住宿费用相对较低,甚至有可能免费,但是要求游客的餐饮必须在本店内解决。如果你换了家店子去吃饭,那可能就会要一个非常高的房费。这个规矩一般很少有人去打破,约定俗成,而且各家店子水准差别不大,也没必要专门跑别人家去吃,或者不听向导的,自己去找更便宜的店子。尼泊尔的消费很低,物价很便宜,也不会吃什么大亏。进了门,向导就充当起店家服务员的角色,帮你倒茶,点餐,上菜,结账。
老板说有带单独卫生间和淋浴的高级间,我说不用,还是标准间就可以了。这样的房间墙壁,只是单薄的胶合板,一点不隔音,颤颤巍巍的,地板也感觉很薄。
窗外就是河谷,始终能听见山涧和峡谷里的水声。
太阳下山后,忽然就开始变得很冷。寒气从四下里冒出来。我隔壁住了两位白人小伙子,登山鞋脱在门外,两个人坐在床上,捂着被子,也不说话,静悄悄的大敞着门。看他们的大胡子,怀疑是以色列人。可能是登山下来累了,也有可能是有高山反应了。不过这里海拔只有区区2800米,应该不至于。
晚上下楼去吃饭。看这里有wifi的标记,去问店主人,店家却说wifi坏了,连不出去。进山之后,我用尼泊尔本地电话卡也无法上网,一下子变得很无聊。
餐厅里还有两位德国登山客,路上曾见过他们。两个人什么包也不背,完全空着手,觉得他们可真是潇洒。正在吃饭的时候,他们的背夫才找上门来。背夫说他们没说清住在哪里,他在Monjo上上下下几乎找遍了旅馆才找到这里来。
晚上点了一份意大利面。上面撒的奶酪应该是本地自产的牦牛奶酪,有股独特的膻臭味,不过我并不排斥。
看网上说的,这里夏尔巴人的苹果派很有名,于是也点了一份。馅是苹果块,有很浓的肉桂味,裹在面饼里油炸的。之后在路上又吃过几次,发现每一家的做法都不太一样,甚至外观差别也很大。路上可以多吃一点甜的,糖分可以补充热量,也可以减轻高山反应。

(提到高山反应,原来我特意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英语怎么说,叫做High Altitude Reaction。可是我和Mingma说这个词,他却完全听不懂。后来才学会通常的英语说法,叫做AMS- Acute Mountain Sickness。觉得百度还是挺坑的。)
晚上完全无事可做,只能早早睡下。这里有水可以洗脸,和以后的住处比,还算是相对不错的。就在窗外山谷里河水的轰鸣中度过了徒步的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