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双城记(63) 河畔.马戏.地铁

标签:
莫斯科莫斯科河畔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尼库林马戏团地铁 |
分类: 行走俄罗斯 |
原定今晚去看马戏,同学已经事先替我买好了票。从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出来,看看时间还早,可以不慌不忙地散步过去。
不想原路坐地铁,看看地图离莫斯科河边不远,就一直走了过去。在拉夫鲁申斯基胡同的尽头,就是莫斯科河岸。严格说来,河对面只是莫斯科河中间一个比较大的岛,莫斯科河在这里分成两条水道,靠近这一侧的水道是很窄的一条小河道。
在这条河道上,拉夫鲁申斯基胡同延伸过来,是一座小的步行桥,叫做卢日科夫桥。这座桥大概被当成了爱情桥,桥上有几座“铁树”,上面被挂满了“同心锁”。如果已经被挂满锁,也许是出于承重的考虑,整株树就被移到桥下的河岸边。看岸上已经排了一长排挂满锁的铁树。

过了桥,是列宾街心花园。桥头就是一尊列宾塑像,他正望着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方向。
花园的一端,有一组现代派的群雕,名字叫做“孩子是成人陋习的牺牲品”。


穿过这座岛,接着是莫斯科河比较宽的对着克里姆林宫的另一边水道。不知不觉经过了一座挺大的苏式“圈楼”。在楼下挂了一长排的名人故居标牌,包括作家,演员,政治家等等(包括我在新圣母公墓见到的舞蹈家莫伊谢耶夫,他去世前直到2007年一直住这里),让我相当诧异。苏联的名人故居牌子不算稀奇,但稀奇的是如此集中。意识到这座楼不是一般的楼。
后来读到了北大任老师的博客,才知道这里是滨河公寓,斜对着克里姆林宫,苏联时期是高级精英的住宅,里面甚至有专为他们服务的食堂。因为涉及众多名人,而且充分体现了那个年代的特色,现在这楼里面居然开了一家滨河公寓博物馆。

沿着莫斯科河往上游走不远,是另一座新架的步行桥-“大牧首桥”。这座桥正对着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是个取景的好地方。

在桥上往下游望克里姆林宫。

往上游,是彼得大帝的雕像和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新馆。

过了桥,又绕着基督救世主大教堂转了一圈。这地方这几天走过几次,已经很熟悉了。


在克鲁泡特金地铁站上车,去“Цветной бульвар”(应该译为彩色林荫道)站去看尼库林马戏团的演出。
在马戏团附近的汉堡王吃了晚餐。时间还早,在马戏团前面转了一会。
马戏团门前的尼库林雕像。这里是孩子们喜欢照相的地方。
马戏团门前,就是这“彩色林荫道”。小广场上有喷泉和一组马戏团小丑的雕像。




林荫道的尽头,有一根石柱纪念碑,是献给所有维护法律秩序的士兵。

进场准备看马戏。在马戏场的前厅里,有驯兽师带着各种动物招徕顾客合影。不过看起来他们并不欢迎我们这种不想付费合影,却只想拍动物的人,所以我也没有多拍。

剧院走廊上挂着尼库林的各种剧照。
莫斯科有两家大的马戏场。另一个是莫斯科大学旁边的国家大马戏院。当年夏天,晚饭后散步走到那里,看刚好有马戏演出,就可以随手买一张进去看一场。那里场子比较大,我去过好几次。不过这次来却又正赶上那里的演出季结束,八月没有演出,只好转而来看尼库林马戏团的演出。
我们的座位在第一排,是票价最贵的坐席。整场演出严格禁止照相,所以没有留下什么影像,只能趁开幕前和幕间休息时,照一下演出场地的样子。


上半场以杂技为主,下半场以驯兽为主。如今的马戏表演,声光电已经运用纯熟,整体布景和艺术氛围都相当不错。演出成员也偏国际化。整场演出的主演是格鲁吉亚演员,主要表演对狮子老虎的驯兽。其它杂技演员,有一位东方面孔,看演员表我猜是越南人。还有两位黑人,跟头翻得非常不错。出场的动物也花样繁多。
其中的小丑是一位看上去有点岁数的俄罗斯老演员,看演员表,是得过很多奖项的雅什尼科夫。表演难度不算很大,我不觉得很稀奇,但是全场气氛很嗨,孩子们乐得不行,尤其是我儿子,乐得在座位上直蹦高。让孩子们高兴成这样,还真是不容易。
演出结束,剧场外停了很多出租车等客。
我存了一点小心眼,没有坐出租车,而是去坐地铁。因为回家的路上,正好路过两个很漂亮的地铁站,我还一直没有走过。
先在 Новослободская站转车。这一站以彩色的马赛克玻璃装饰而著称。
然后到达共青团站的环线车站。这一站历史悠久,堪称是莫斯科地铁最漂亮的一站,站台装饰以马赛克壁画著称。美轮美奂,有浓烈的俄罗斯宫殿设计风格。







在雅罗斯拉夫尔火车站,为了赶上最近一趟通勤火车,一路小跑。多亏了前面一位俄罗斯小伙子扒着车门,让我们一家三口钻进了已经徐徐启动的火车。
到家后,适逢同学的朋友来访,大家又连吃带喝,聊了很久。这是我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