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俄罗斯双城记(38) 特维尔大街

(2016-04-05 22:58:35)
标签:

莫斯科

红场

亚历山大花园

特维尔大街

高尔基大街

分类: 行走俄罗斯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走回到无名烈士墓附近,正在闲坐,忽然见人群聚集,原来正点的换岗仪式开始了。我也急急忙忙跑过去,拍了不少照片。

 

红场上列宁墓前的换岗仪式,历来是苏联时期一道著名的风景,被称为“国家第一岗”。由克里姆林宫的警卫团完成,每逢整点前夕,换岗的两名士兵在一名军官带领下,从斯巴斯钟楼下走出,经过半个红场前的观礼台,来到列宁墓正前方。整点时分,在克里姆林宫斯巴斯钟楼的钟声里转身完成换岗。当年每次来红场,看表如果离整点差不多,喜欢过去看个热闹。苏联士兵的正步相当有特点,腿抬得很高,在墓前高抬腿轻放下,就像太空步一样。

 

苏联解体后,1993106,列宁墓前的岗哨被撤销,所谓的“国家第一岗”曾经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也少了一道风景。19971212,按照叶利钦的命令,重新恢复了“国家第一岗”的传统,但是把位置移到了亚历山大花园的无名烈士墓这里。士兵从三一塔楼下走出,穿过半个亚历山大花园到无名烈士墓。这是我第一次在无名烈士墓这里又一次见到换岗仪式。

 

和我当年看到的换岗仪式比,感觉有两大不足:一是列宁墓门前原本有天然设计的岗哨位置,哨兵站在那里感觉浑然一体,不惧风雨日晒,很自然,无名烈士墓这里后来添加了两座茶色玻璃的岗亭,感觉很突兀。二是这里离斯巴斯钟楼有些远,换岗时听不清报时的钟声,而原来在列宁墓前,伴随着钟声的换岗动作感觉极肃穆,仪式感很强,现在却只能听口令。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正值盛夏,岗哨的位置被夕阳晒得很热。有一名流动的值班军官,偶尔会正步到岗哨位置,替一动不动的士兵擦汗,整理仪表。照片拍出来,感觉基情满满。夏天士兵只穿白衬衫,没有礼服那么帅。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爱人和孩子找地方闲坐吹风,我在亚历山大花园和马涅什广场周围随便转转,扫一扫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隔着马涅什广场,正对着克里姆林宫的街对面,就是莫斯科大学的市中心校区。印象里当年的新闻系,心理学系和东方学院都在这里。这里还有几个大学附属的小博物馆。不过我当年的活动范围一直都在列宁山上的主校区,这里竟然一次都没有进去过。现在想起来颇为后悔,应该趁着还有学生证的时候到这个校区来转一转,这里是1955年列宁山主楼建成之前的主校区,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建筑,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亚历山大花园入口处的地面上,有整个花园的地图和路标。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到了吃饭时间。马涅什广场地下商业街里倒是有不少快餐店。儿子想吃比萨饼,于是选了一家意大利的快餐店Сбарро。我这辈子第一次吃到的比萨饼,就是在这附近高尔基大街上的必胜客,当时必胜客还没有进入中国。这次特意走过,却再也没找到当年的必胜客店子。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吃过晚饭,告别红场和马涅什广场,沿着特维尔大街向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特维尔大街当年叫做高尔基大街,是正对着红场的一条宽阔大街。当年红场上阅兵时,各种军车就是在这条大街上排队依次进入红场的。这是市中心一条主要干道,节日如果有花车巡游,军乐节期间的街头表演之类,都在这条街上进行。

26年前第一次来到莫斯科,第二天就来红场,然后就找这条街。在无名烈士墓那里找警察问路,大约是我在苏联最早说过的几句俄语之一。记得当时不知该用улица 还是проспект,警察很友善地纠正我说是улица

这条大街集中了一些苏联时期的窗口性建筑,是苏联时期建设风格的体现,学俄语时经常出现在课本里。

 

路左的利兹卡尔顿酒店,如今是外资豪华酒店。这个位置,当年是高达32层的Интурист国营宾馆,直译就是“国际旅行社”,是莫斯科几家著名的涉外酒店之一。当年的建筑是七十年代的幕墙风格,可能当时看起来比较现代化,今天看起来就是庸俗的毫无风格火柴盒。结果原来的酒店消失了,被改建成了现在这个豪华酒店的样子。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前方是中央电话电报局大楼。当年最早的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全靠写信。偶尔要打国际长途,全城只有几个地方可以选择,这里是其中之一。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路边有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的雕像。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夕阳下的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右手边是著名的城雕,莫斯科的象征之一:莫斯科创建者尤里. 多尔戈鲁基。雕像是1947年,莫斯科建城800周年时树立的。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在雕像正对面,就是著名的Моссовет(莫斯科市苏维埃)大楼,如今是莫斯科市政府的办公楼。当年的镰刀斧头和苏联国徽,已经被新的城市徽章所代替。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楼下的铭牌,标记着:从1918年到1919年,列宁曾站在这座建筑的阳台上,对着楼下的游行和集会群众发表过多次演讲。这座建筑在十月革命期间,也是莫斯科起义者的总指挥部,有些类似于圣彼得堡的斯莫尔尼宫。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道路两侧高大的居民楼。苏联时期能住在这种地方的,都不是一般人。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楼下的店铺。当年这里也算是苏联时期莫斯科商业气氛比较浓的一条街,如今却完全显不出来了。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前面是普希金广场。这座普希金雕像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座。雕像后方是俄罗斯剧院。莫斯科夏天的果酱节就要开幕了,市里的各个人流集中的地方都充满了各种商亭和相关装饰。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在普希金雕像对面,就是苏联时期的第一座麦当劳快餐店。麦当劳大约是1990年进入苏联的,比进入中国要早一点,比北京的第一家店要早两年。我生平的第一次麦当劳汉堡,就是在这里吃的。当时都没听说过麦当劳这种名字,只知道管这里叫麦克唐纳快餐店。

 

麦当劳开张之后,这里盛况空前。门前排的长队绕花坛整整一周,足有200长,让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也是排了这么长队才进去的。门前保安把关,出去一些顾客,才能再放进去一些。

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就是当年我是打出租过来的,那一次竟然是我在这里的6年间,唯一一次打到的按照里程表收费的正式出租。那时的绝大多数出租车和私家车,都是需要事先讲价的。那一次居然按里程表收费,是一件极其稀奇的事情,价格要比讲价便宜很多很多,让我颇为吃惊地占了个便宜,可以在麦当劳多吃一点。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我有意继续往前走一站,到马雅可夫斯基广场。那里有马雅可夫斯基的雕像,还有当年莫斯科唯一一家中餐馆-北京饭店。可是爱人孩子都走累了,只好放弃。就在普希金广场下地铁回家。

 

普希金地铁站。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站台上装饰着纪念普希金的浮雕铜版。有我们去过的皇村中学,有普希金出生的乡村庄园,也有他在莫斯科生活过的地方。分别配有普希金的诗句。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坐地铁回到ВДНХ,这个站台没什么特点,唯有瓷砖壁画略作装饰。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同学在地铁站接了我们回家。虽然走了一天,儿子仍然很兴奋,还要在楼下院子里玩上一阵才肯上楼。

俄罗斯双城记(38) <wbr>特维尔大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