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尼泊尔(11) 巴德岗.木雕广场

标签:
尼泊尔巴德岗木雕广场塔丘帕街旧城广场孔雀窗 |
分类: 行走南亚 |
在巴德岗老城区的街巷里转来转去,不时遇到路边的小神庙。虽然不在游客集中的中心广场,但仍然有精美的木刻门窗。

路上经过的这一家木雕工艺品商店,吸引我跑过去专门给它的招牌拍了一张。因为招牌上的汉字不伦不类,甚至夹杂着乱码,不知道是用什么电脑软件翻译的,不过好歹能看明白什么意思。
我们前往的目标,是巴德岗老城区的另一座广场,距离杜巴广场大约五百米,叫做塔丘帕街旧城广场。这里曾经是原来的巴德岗中心广场,也曾经是王权所在。不过这里在游客中却有另一个俗名:木雕广场,或者木刻广场。因为这个广场四周集中了很多尼泊尔最著名的木雕,有一座木雕博物馆,因而也集中了很多木雕工艺品商店,使木雕成为巴德岗最著名的特色。
广场一角,一家餐厅的中文招牌,看起来也像是用电脑翻译的,不过没有乱码,还算是不错。
广场一侧的建筑上,能很突出地看到装饰性的精美门窗。这一排大多是饭店和小旅馆。
我们站在广场一侧的舞蹈台上。身后是比姆森寺,前面是一根石柱,上方本来应该有一只狮子,但是现在却不知哪里去了,也许是维修去了,Om说狮子去找食物了。
正前方正对着的是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Dattatreya寺,寺前立着一根揭路荼的石柱,可知这是一座供奉毗湿奴的寺庙。
寺前有两尊石像,和尼亚塔波拉神庙下方的石像差不多。
在寺院前廊的石台上,拴着一只山羊和它的小羊羔,不知是否是德赛节的祭品。
儿子走累了,把他留在旁边的木雕商店里,由Om陪着。我们继续深入小巷。
在神庙后身旁边建筑里,就是木雕博物馆。这里曾经是印度教祭司们的住所,门窗也相当繁复华丽。



旁边横下里一条巷子,两侧都是木雕工艺品店子,我们沿着小巷逛下去,看看前边没什么好看的,才又折回来。回来时才发现一路竟然没有抬头往两边看。一边二层楼上,竟然就是尼泊尔最为著名的孔雀窗。孔雀窗是尼泊尔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以前没太留心,在加德满都的库玛丽女神庙墙上曾经见过类似的孔雀窗,但是巴德岗的这一扇,据说是最正宗的孔雀窗原型,虽然位于一条相当不起眼的巷子,却是巴德岗一处著名的景点。这是我们到尼泊尔的第二天,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它的名气,后来在行程中不断见到各地都用它作为装饰的时候,才不禁后悔,应该在巴德岗买一件纪念品。两个月后,我们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见到了九十年代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赠送给杨尚昆主席的国礼,就是一扇孔雀窗复制品。






有趣的是,就在孔雀窗旁边的一扇窗子上,不知是有意无意地拴了一只大公鸡。我说这一扇不是Peacock window,而是Cock window。旁边各路游客纷纷表示赞同。
折回到木雕广场,又进入另一条较宽的巷子。不远处有一间有地鼠雕像的小神庙。地鼠是象头神的坐骑,可以知道这里是供奉象头神的。想象着象头神骑着地鼠的画面,的确搞笑。
巷子里的小神庙,同样有精美的木雕装饰。

这条巷子是巴德岗居民的日常居所。两边楼上不时有人坐在窗边“卖呆”。
转回到木雕广场。

儿子在木雕商店里已经给自己挑好了一件木刻青蛙玩具,我买了两件木刻小东西,一个是象头神雕像,一个是镂空的大象。价格很便宜,我很怀疑这个价格不太可能是手工的,但是想不明白这镂空大象怎么可以用机器制成。后来在微信上看有人秀清迈的纪念品,发现泰国竟然也有一模一样的镂空大象,真是不知道真实产地在哪里。

外面忽然一阵鼓乐声,出门看见一只节日游行队伍,打着鼓奏着乐,抬着仪仗前往后面的神庙。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法跟去看热闹。


Om带我们穿过一条巷子。这是路边居民大院的大门,上面有精美的雕刻。
前方是巴德岗老城的另一座城门。
城门外正对着是一座水池,巴德岗类似的水池很多。
只有出了老城区,才有像样的公路,我们在这里上了大巴,前往今晚的住宿地-纳加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