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尼泊尔(7) 烧尸庙

标签:
尼泊尔加德满都烧尸庙帕斯帕提那印度教 |
分类: 行走南亚 |
“烧尸庙”这个名字,让人听起来不太舒服。这是个在中国游客的游记中普及的“俗名”,就和“猴庙”差不多。真正的大名叫帕斯帕提纳寺(Pashupatinath),是尼泊尔最为重要的一座印度教寺庙,按照Om的说法,尼泊尔的每一个印度教信徒,一生中都要来这里一次。这里供奉的是湿婆大神的化身之一-动物神帕斯帕提(Pashupati)。因为这里是印度教徒最主要的火葬之地,于是在中国游客口中得了这么个俗名。
一早在酒店里吃过早餐,出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这座寺庙。它实际上就位于我们昨天降落的特里布汶国际机场跑道尽头几百米处。我们的大巴停在了方便停车的侧门,我们也算是今天到得比较早的游客。
侧门进去,路边有一些商铺,出售用于装饰身体的各种颜料,还有一些提线木偶。

进门的路是沿着巴格马蒂河一直通往神庙的。Om说这条河通往恒河,在尼泊尔也是一条圣河。虽然河水看上去很脏,河边也有很多垃圾,但是似乎并不妨碍有人在河里沐浴。
河边的平台,就是火葬台。
在靠近神庙的平台上,有尸体在火葬。尸体下面垫着木柴,上面铺着柴草,从外面基本看不到尸体。点起火来,稻草产生很大烟雾。气味也有些呛人,闻起来主要是稻草燃烧的味道,但是夹杂着一些让人产生联想的气味。





从这条路过去,有两座小桥,通往河对面的神庙。在小桥的上游,就是神庙的正面。那里也有几座火葬台。据说只有王室,和上层社会人物,才能在这里火葬。2001年尼泊尔发生王室惨案之后,遇害的10位王室成员的遗体就是在这里火葬的。今天在这里也见到有一位火葬的。



小桥对面是一座小神庙。印度教中的神牛悠然从桥上走过。

在河的上游,对岸有一排供奉湿婆林迦的小神庙,据说也有一些苦行僧在里面借住。岸边平台和火葬台上,都能见到一些信徒家庭在那里聚会,似乎是在野餐。Om说这也是哀悼缅怀亲人的一种形式。


小桥附近聚集着很多奇形怪状奇装异服的苦行僧。有的直接向游客乞讨,更多的是向你露出和善的微笑,期待并欢迎你给他们照相或合影,照完之后就向你要钱。Om说给多少都行,我看未必。我和这两位苦行僧合影后,他们张嘴就用汉语跟我说“五百,五百”。我昨天在酒店换了一些尼泊尔卢比,数目不大,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要钱的花样,不敢都给他们,每人给了100了事。他们不太乐意也没办法。


小桥对面的小神庙,很多信徒在这里膜拜,上面有很精美的雕刻,也有色情场景。按照手册上说,这座神庙建于6世纪,历史悠久,还曾在这里举行过活人祭。我媳妇有洁癖,这里到处垃圾的环境就已经让她很崩溃,还要在燃烧尸体的烟气中穿行简直让她无比痛苦,难以呼吸,拉着孩子跑得远远的,我也没法停留仔细观看。
前面是帕斯帕提纳神庙的侧墙。这里是帕斯帕提纳保护基金会。
路边原来是一处神庙的院落,现在是收留无依无靠老人的一处福利机构。
有一些苦行僧为了吸引游客照相也是各出奇招,这一位装扮成猴神哈努曼的样子,面孔和尾巴都很惟妙惟肖。
路上经常见到林迦和Yoni的象征。这是我在吴哥已经非常熟悉的形象。

路边的院子里和广场上,神牛悠哉游哉,鸽子漫天飞舞,日子过得自由自在。

也许是正值德赛节,神庙门前人很多。摩肩接踵,岔道也多,一不留神就跟丢了,急了我一身汗。
这就是神庙的正门。这座神庙只许印度教徒进入,我们只能在门外张望一阵。

从门口能望见神庙院子里公牛南迪巨大雕像的屁股,南迪是湿婆和帕尔瓦蒂的坐骑。


在门口张望后就只能离开。游客们无法进入神庙,只能见到烧尸的场景,难怪这座庙会得了这样的俗名。
神庙门口的一处取水池。
神庙门前门廊里坐着的人们,不知道他们是做些什么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