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新藏(38)D11 古格王朝-2

(2014-05-20 22:06:36)
标签:

阿里

古格王朝

土林

札达

扎布让

分类: 行走雪域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古格王朝一直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大概一直是因为阿里海拔高,自然环境和交通情况恶劣,很少有人来到这里。但实际上,古格的历史记载并不算是缺乏,这一点与柬埔寨的吴哥窟有很大不同。

吴哥是完全失落的文明,除了中国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几乎全部文字记载都已遗失,整个城市被淹没在丛林中,直到偶然被法国科学家发现(虽然当地人一直知道这些废墟的存在)。

而古格的历史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包括17世纪基督教传入古格,并引发内乱和战争,最终导致古格王朝的覆灭,整个过程都可以描述的很清晰。明末,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已经进入中国传教,基督教传入古格相比起来略晚。其中的主力之一,是来自于葡萄牙在印度果阿殖民地的安夺德神父,他是耶稣会教士,后曾任果阿大主教。末代古格国王受制于当时庞大的佛教僧侣集团,试图通过弘扬基督教来获取制衡的力量,没想到引发激烈的反对和内乱,并引来了同宗兄弟邻国拉达克的进攻。拉达克的军队围攻古格都城扎布让的城堡,但因为城堡密道只能一人通过,易守难攻,而城堡上有密道可以取水,粮食储备充足,一时无法攻克。最终让国王弟弟诱降了国王全家,才算是彻底征服古格。古格剩下的战士逃到了卫藏,请求藏巴汗的庇护,后在清政府的协助下,迫使拉达克退兵,索回了古格和日土,并将其置于卫藏的管辖之下。

所谓的神秘,是指传说当时古格王国有十万之众,但是后来都消失殆尽,不知所踪。要知道阿里的人口相当稀少,札达,普兰,噶尔这样的县,全县人口不过一万,即使在今天,整个阿里地区的人口不过八万。有人归结于战争,更多人归结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不过我觉得,这基本是个虚拟的议题。因为所谓当年的十万之众,也只是个虚数,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当年确实有这么多人。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中国人向来缺乏对数字的管理,这大概也算是一例。看古格王朝的遗址,我猜都城扎布让估计居民人口也不会超过一万。强大的古格,估计也是相对而言吧。

 

张师傅在古格景区认识这里的藏族女解说员白珍,40多岁,还未结婚。张师傅说想和她谈对象,等退休了带她回辽宁定居。这次来也请她给我们作讲解。

 

古格遗址的大门。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进门就看到修好不久的水泥排水道,是怕雨水把土泡软了引发地基塌陷。最近旅游部门的保护力度是大大加强了,门票收的也很贵。只是这么显眼的水泥建筑,不似古物,有些煞风景。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主要景点集中在遗址的底部,包括度母殿,大威德殿,红殿,白殿等几座残存的寺庙建筑。佛殿的门都是锁着的,白珍需要用钥匙打开,参观后再重新锁上。主要参观的是壁画,里面的佛像基本只剩废墟。一间殿里把剩下的一尊佛头摆在了泥身崩塌后的土堆上。古格的壁画确实不错,颜色鲜艳,笔触精美,但是严格要求不准照相,当着白珍的面也没好意思去照。据说这些壁画都是原版,并没有经过后期重描。文革期间这几件佛殿都被当做了仓库,所幸壁画没有受到什么破坏。

 

这一间是度母殿。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山上的洞穴都是居民住宅,非常让我想起土耳其的卡帕多细亚。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山下对面山梁上的寺庙,据说是当国王有重大活动时,从托林寺请来的高僧就住在这里。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远处的碉楼遗迹。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红殿的大门也是原物,年代久远,上面的雕像已经开裂模糊。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红殿门口的一间洞穴,里面有彩色的壁画,说明这里是僧人的修行场所。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白殿在维修,谢绝参观。这一间是大威德殿。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参观完这几间佛殿,白珍就回山下的休息室了。剩下我们自由活动,去爬到山顶。

山下的这块草地,呈现牛头的形状,据说是自然形成,并没有什么特殊涵义。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一路沿着废墟之间台阶向上攀爬。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洞穴住宅里面已经被炭火熏黑,也很像土耳其卡帕多细亚的洞穴内部。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半山腰有一间门被锁上的小佛殿。透过门缝拍了一张里面摆放的佛像残迹。这个角度看起来很暧昧。

行走新藏(38)D11 <wbr>古格王朝-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