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新藏(31)D9 冈仁波齐.转山-1

(2014-04-18 22:26:08)
标签:

阿里

冈仁波齐

转山

kailash

神山圣湖

分类: 行走雪域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提到冈仁波齐,总是想起几年前我在柬埔寨吴哥窟拍到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摄于吴哥外围的著名景点女王宫,是一组门楣上的浮雕。《Lonely Planet》的注解是九头十臂的魔王Ravana试图撼动湿婆大神和他的妻子乌玛居住的Kailash神山。而这座Kailash神山,就是冈仁波齐。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冈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之一。海拔6656,这个高度在西藏不算太高,但是它却是西藏最为著名的神山,也被选为中国最美山峰之一。藏传佛教,苯教,印度教,古耆那教均视冈仁波齐为宇宙中心。大概是因为冈仁波齐山形齐整,近于圆冠金字塔,山顶岩石呈横条纹,看上去像是通往天堂的阶梯,而且山峰正面显现出明显的卍字记号,更增添了一层神性。

佛教中的须弥山,就是冈仁波齐。而印度教中,主神湿婆大神就居住在冈仁波齐之上。印度语中称冈仁波齐为Kailash。目前流行的运动品牌Kailas(凯乐石)的名字即来源于此。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就是冈仁波齐,所以这次戴的仍然是上次来西藏戴过的一顶很旧的帽子,就是Kailas品牌,头顶正中印着Kailas,希望能因此带来一些好运。

而“冈仁波齐”的名字,相当于“冈. 仁波切”。藏语里“冈”就是雪山。“仁波切”指的是宝贝,上师,尊者,活佛。两个词合起来,应该就是神山的意思。

西藏藏民朝拜神山一般都是转山,而如果不加定语说明单说“转山”,一般指的应该就是冈仁波齐的转山。藏传佛教讲究顺时针转山,苯教是逆时针转山。据说在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即可洗去一生的罪孽,转十三圈,即可免去地狱轮回之苦,转一百圈,即可立地成佛。除了藏民,来这里转山的还有相当多的从尼泊尔和印度来的香客。马年是释迦牟尼的属相,因此传说在马年转山,其功德相当于平时转山十三倍。后来陆续看到西藏旅游当局在打马年转山的广告,所以预计2014年转山路上会非常热闹,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想抓紧时间在2013年来转山。因为这一路接待能力相当有限,如果转山人太多,会没吃没住没背夫,除非自己背帐篷带干粮。我对自己在高海拔徒步的体力并没有信心,还是趁人少时来吧。

 

转山的标准行程是两天半,大多数人可以在两天内转完。整个行程应该是49公里,海拔从塔钦的4700到最高处卓玛拉山口的5641。头一天晚上张师傅帮打听了马匹和背夫的价格。这里雇一匹马是1200元,背夫是120/天,不过通常的价格是360元一圈,不管用多长时间。我原本想雇一匹马跟着,怕万一半路体力不支,可以骑马走下来,实地感觉了一下,觉得高反不算重,体力也还可以,决定还是只找一名背夫。为了轻装前进,头一晚整理了行李,除了一些必带的装备,尽量留在大行李里,最大程度减轻随身负载。就连单反相机都留下,身上只带卡片机,背包里只有必备的水和食物。

 

在塔钦一早醒来,找饭店吃了早饭。塔钦镇的藏式民居粉刷一新,一些道路在挖沟铺设管道,可能几年后这里的基础设施就会大变样。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上次走川藏线,黄金周到亚丁,只要一下车就围上来一群向导和背夫,这次原以为塔钦街头会有很多背夫等活,可没想到一个也没见到。张师傅说带我们到前面7公里外的检查站去看看,到了那里发现只是一个环保检查站,并不查票,只是从此车辆不再让前进。在检查站遇到了吉隆来的一位援藏书记,吉林松原人,算是老乡,聊了一会天。检查站的人说这里没有背夫,所有背夫是要在塔钦村委会统一安排。只好要了村长的手机号,又返回塔钦镇里,约了村长在巴嘎乡政府门前见面。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过了一会,藏族村长骑着摩托过来,我们说想找一名背夫,村长说他去看看,但现在是淡季,不好说能不能找到。我们只好等着。我的包并不沉,只有一条睡袋和一件羽绒服。如果真的找不到背夫,我只好放弃这两样东西,算是赌一把。很担心高海拔的卓玛拉山口天气多变,万一下雪被冻感冒了,这么高海拔是要出人命的。一会儿村长转回来,说抱歉,找不到背夫。这种情况有些出乎意料,毕竟还在黄金周内,即使是淡季也不应该如此冷清。

张师傅不死心,找了旁边藏族茶馆的年轻主人,问他能不能帮联系个背夫,这位藏族小伙要我们付他150元中介。结果等了一会,有个藏族小孩带着洗漱用品包来了,这就是他帮我们找的向导兼背夫。这个孩子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名叫贡觉。我们的汉语他能听懂,但说起来有些费劲,因此一路上话也不多。他脸上有明显的高原红,不过后来我在他的洗漱包里见到了颇时髦的润肤霜。穿着时髦的夹克,鼻子有些高,如果不说我很可能以为他是尼泊尔人。

 

终于能上路了。本来我想赶早出发,起个大早,结果折腾到10点多才能上路。

 

从塔钦镇到刚才到过的检查站有约七公里,是普通的乡村公路,路边谈不上什么风景。如果虔诚地转山,应该是一路走过来。我们算是偷了个懒,坐车一直到检查站。如果转山一圈能清洗一生的罪孽,我们这能洗掉80%也算是好的。

进了检查站的大门,算是正式开始转山的行程。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不远就是大经幡广场。这里有一群很大的经幡阵,是转山路上的重要路标。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再不远就是著名的两腿佛塔。经塔下面有个过道,据说罪孽深重的人是无法从塔下经过的。不过我们见这塔的过道已经被重重经幡围住了,也没有试图从塔下钻过。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前方冈仁波齐山下的山坳里,有几排白房子。我读过的游记里说,这里是印度香客团住宿的地方。印度香客很多人都是雇了马匹骑马转山。现在是淡季,我这一次没有遇到印度香客。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开始一段道路平坦。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在冈仁波齐对面的山壁上,是路上的第一座寺庙-曲古寺。寺庙规模不大,但是选的这个地方相当险峻有气势。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曲古寺下方有几座帐篷和白房子,这是路上的第一座茶馆补给站。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一路见到可以休息的地方总是要进去歇歇的。帐篷主人是个藏族老头。看上去卫生状况不敢恭维。我们要了一暖水壶酥油茶,他拿上来的,却是咸茶。我们说拿错了。老者嘟囔着拿出做酥油茶的圆筒,我一看,竟然是一截做下水道水管用的PVC管材。老者把那壶咸茶倒进去,加了酥油,反复抽打后再灌回暖壶。酥油茶有助于缓解高反,不管口味如何,总是要尽量多喝一些的。这壶酥油茶倒在我杯子里,上面赫然漂着一只苍蝇,贡觉帮我把这杯倒了,重新满上,我就当没看见,该喝还得喝。只是这茶一股塑料味,实在很难喝。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离开第一茶馆,继续在平坦的山谷间行进。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旁边陡峭的岩壁上,能见到瀑布留下的痕迹。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今天要从海拔4700走到5000,不可避免要爬坡。好在坡度都很缓,难度不大。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行走新藏(31)D9 <wbr>冈仁波齐.转山-1

路上见到几个女孩游客,背着沉重的大包坐在路边休息,累得几乎爬不起来。看见我们有背夫同行,表示很羡慕。我和J同学觉得有些驴友功课做得太少就敢上路,真是无畏。这么高海拔,重装徒步对体力要求很高,她们事先不准备方案,也没找背夫,这样下去一路有很多罪要遭。后来我们在前面走,见一位背包女孩搭了一位路过藏民的摩托超过我们,看来的确是走不动了。不过前面的卓玛拉山口摩托应该是过不去的,最初这一段路是最容易的,艰难的道路还在前方,终究还是要自己背包爬山,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坚持到最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