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新藏(14)D5 日喀则-定日

标签:
日喀则定日珠穆朗玛峰嘉措拉山口西藏旅游 |
分类: 行走雪域 |

按计划,今天应该开到珠峰脚下过夜。2年前我已经去过珠峰了,J同学还没有去过。从拉萨一路往西,去珠峰也算是基本顺路,我也很乐意再去一次珠峰。上次来西藏,珠峰大概算是一路上最大的高潮了,这次目标是阿里,相比之下,珠峰只能算是热身和演习了。
一早起来,离开帕拉客栈,在日喀则的玉包子连锁餐厅吃了早餐。但是却不能出发。张师傅两周前拉上一拨海南客人从阿里回拉萨,因为客人发烧着急赶路,超速被罚,在日喀则被交警扣了驾照,这次路过日喀则,要交罚款取回驾照,否则以后这一路,没有驾照加不了油,也过不了边防站。
不过西藏的政府机关工作节奏很慢,要到9点才上班,根据与北京时间的时差,算起来也不算过分,但我们就只好在交警大队门口等。车就停在交警大队院子里。

离开日喀则的路上,路过了扎什伦布寺。这是班禅大师的驻锡地。我们上次都来参观过,这次只在大门前匆匆一瞥,车都没有停。
在出日喀则的交警限速检查站,那里有好多搭车的背包客等在那里。张师傅为了赶路求警察宽容30分钟,警察要求我们捎上一位,于是搭上了一个小伙子。大约不到20岁乳臭未干的样子,在杭州的一所高校念书,一个人背个大包出来,一路搭车。头发很长,刚长出来的胡子大概从来没刮过。内向不爱讲话,要去樟木的尼泊尔口岸,我们只能捎他到定日。
后藏一路阳光高照,都是收割过的青稞田。

路上的金黄树叶。明显没有黄透,远不如上次见到的那样灿烂。

路边的太阳能发电站。

第一个停下的景点,是318国道5000公里纪念碑。是上海市在拉孜县的援藏工作组建的。和两年前相比,所有字样被用红色油漆涂过。比了一下两年前的照片,发现不经意间我全身打扮和两年前几乎全无差别。如果不是纪念碑上字的颜色不同,真是难以分辨照片是哪一次来西藏时拍的。
纪念碑对面山脚下仍然是一排金黄的杨树林。上次来的时候,在这里拍过吃草的白马。这一次,杨树林依旧,白马却不知哪里去了。
停在纪念碑这里的几辆越野车,装备着超长的天线,是一群无线电爱好者,有自己的电台。
西藏最令人着迷的景色之一,就是这蓝天白云。
在到达下一个限速检查站之前,为了挨时间,车在路边停下休息。J同学利用这段时间,支起了炉灶,烧了奶茶和方便面,解决了午饭问题。这也是我们这一行在西藏的第一次野餐。
两只狗一直乖乖地围着我们转。我们吃剩的肉罐头都留给它们了。

上车开了一会,J同学忽然叫停车。原来车的后方平地上,忽然起了一阵龙卷风,挟着地上的尘土扶摇直上,直达天庭。在西藏湛蓝的天空中,就像一条白龙,相当好看。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吉利的兆头。

再往前开,海拔越来越高。去珠峰的一个重要关口:嘉措拉山口到了。这里海拔5248米,是我上次来西藏所抵达过的海拔最高点,也就是我个人的海拔最高纪录。

山口立了一个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拱门,被经幡所覆盖。拱门内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从拱门前方回望来时的方向,一片愁云惨雾。
从拱门后方望我们前进的方向,一片蓝天白云。
手表显示海拔高度5246米,误差只有2米,可见这手表还是相当准的。
拱门一侧有山口的标高石碑。上次来的时候在石碑旁照了好几张,这次这石碑几乎被经幡淹没,如果不是我特意去找几乎不会被注意到。
前方是连绵的雪山。

过了山口。一户藏族人家门前围了好些人,不知有什么事情。
前方到达珠峰观景台。就在公路正前方,那云雾遮掩的地方本来就是珠穆朗玛峰耸立的山尖。上次来的时候,天上万里无云,可以清晰地望见珠峰,景象很壮观。这一次在同一个地方,珠峰却完全被云雾掩盖,如果不说,谁也不知道这里还能望见珠峰。心里不禁担心珠峰那里天气不好。这次连车都没下,拍了一张就继续走路。
到达定日县的白坝镇。定日县县城原本在前方的岗嘎镇,后来迁到了协格尔镇,并不在318公路边上。而白坝镇是前往珠峰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318国道离定日县城最近的地方。因此这里也变得热闹起来。
珠峰游客中心位置并不方便,张师傅找这里代售门票的餐馆老板买了珠峰门票。说如果逃票成功还可以拿票来退钱。

镇上的一排餐馆,上次来的时候,在其中一间吃过午饭。这一次时间上有些晚,错过了午饭时间。

张师傅在镇上的加油站加满了油。上次来的时候,这加油站还没有完全修完,旁边的厕所脏得难以下脚,给我印象深刻。这次来惊喜地发现,厕所也被翻建过了,干净了很多。
搭我们车的小伙子在白坝这里下了车,坐在路边,继续等车能载他前往樟木。
离开白坝往前,前方是鲁鲁检查站,是前往珠峰的重要边检站。这个时候排队的车挺多,边防战士在有礼貌地组织排队。上次来的时候边防战士还是用纸笔做记录,这一次终于开始用上电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