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土耳其(21) 特洛伊

标签:
土耳其特洛伊恰纳卡莱木马遗址旅游 |
分类: 行走中东 |
恰纳卡莱扼守在达达尼尔海峡咽喉处,与加里波利半岛隔海相望,是一处战略要地。但是这里成为游客聚集地,更多的是因为它附近的特洛伊古城。这也是我们一早要去拜访的地方。
晨光中的达达尼尔海峡。
特洛伊的位置位于爱琴海和黑海要道上,经常有商船需要等候季风而在此停泊,特洛伊因此发展成为一座繁荣的贸易城市。不过这座城市之所以闻名于世,还是因为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描述了传奇的特洛伊之战。阿喀琉斯之踵,特洛伊木马等都成为西方文化中的著名典故。不过这座城市消失已久,很久以来都被认为只是一个传说,并不一定真实存在。
特洛伊被发现,总要归功于德国商人海因里希.施利曼(1822-1890)。他是一个成功商人,也是业余的考古发烧友。他坚信特洛伊是真实存在的城市,一直致力于相关的研究和发掘。1871年他得到奥斯曼土耳其政府的允许,在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进行发掘,竟然真的使这座古城重见天日。不过他的发掘方式是商业掠夺式的,而不是研究考古式的。对考古现场造成了很大破坏,以至于很多遗迹失去研究价值。他把发掘出来的大量文物偷偷运回德国,曾在柏林展出,二战后这批文物被苏联运回国内,现在收藏在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研究表明,他发掘出来的文物,大多不属于荷马史诗时期,而是来自于更早的历史时期。
特洛伊遗址现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遗址入口处的示意图。
在入口不远,有一座做工粗糙的仿制特洛伊木马模型。(恰纳卡莱海边,应该还有一座特洛伊木马模型,是拍摄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那部电影《特洛伊》时的道具,做工看起来更好一些,不过可惜我没见到)
木马肚子是空的,游客可以爬上去俯瞰下边。肚子里而且是两层,可以爬上爬下。
有导游手册上说,这座粗糙的现代仿制木马,大概是特洛伊遗址上最好看最吸引游客的一景了。我不幸地发现,这话说得大概是对的。遗址经过破坏性发掘,剩下可看的东西确实不多了。
入口附近有一间小小的展室,展览了一些遗址介绍的图片。实际上,这座特洛伊古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历史上这座城市曾经多次被毁,在废墟上又多次重建,上下累积的不同城市居然有九层之多,分别用特洛伊I-IX作为标识。最早的历史要从公元前2920年算起。而排在第六位的特洛伊,从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前1250年,被认为是荷马史诗中所描述的那一座特洛伊城。最后一座城市延续到公元500年,然后被最终放弃,成为一片荒地。
在特洛伊遗址上出土的精美项链和装饰。据说被认为是私奔的海伦所佩戴的项链。
特洛伊遗址模型。
院子里陈列着一些出土的陶制容器,管道和大理石柱子碎片。
特洛伊古城的外城墙。
这只狗一直尾随着我们,不怕人,在腿之间钻来钻去。
一片废墟,可看的东西真的不多。
站在高处眺望附近的农田。
这些整齐岩石铺就的地面,不知当年是广场,还是大厅。
不同时代,用不同材质建造的城墙,彼此混杂叠加在一起。这一段特别用遮阳棚罩了起来,看起来还是有保护价值的。
这条沟,据说是当年施利曼挖掘的痕迹。可以看到有几层重叠的护墙。
在这个角度,据说可以同时看到几个不同时代的古城遗迹,不同时代分别做了标记。不过我不是专家,确实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来。
这是一条非常平整的宽阔坡道。据说当年可能就是特洛伊城的城门所在。想象着,当年的特洛伊木马在这条道路上被拉进城的时候,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这是荷马史诗中特洛伊6的宫殿遗址。看复原图,觉得那时的宫殿也挺寒酸的。
一侧还有一片罗马时期的庙宇和祭坛遗址。
罗马时期自然少不了剧场。
古城另一侧的入口。看这街道宽度,觉得当年这城市实在不算是很大。围攻这样一座城市,真的需要费那么大力气吗?还要搞什么木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