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2013-02-07 22:24:20)
标签:

土耳其

卡帕多细亚

格雷梅

露天博物馆

教堂

分类: 行走中东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从北京到土耳其,最快捷的是土航直达伊斯坦布尔。另外还有经过乌鲁木齐,阿什哈巴德等比较便宜的走法,但都太折腾而且费时。不过土航的往返航班都是红眼航班,算上时差,半夜起飞凌晨到,这样的安排是最受旅行社欢迎的,省一天住宿的成本。

 

我们是个十几人的小团,不知为什么拿到的座位都是东一个西一个的,很难坐到一起去,最后也只好将就了。我身边坐了一位中年男子,不知是外交部工作人员还是其他公务人员,手里拿了一打材料一路在看,我看很多都是关于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一些内部材料,尤其是关于叙利亚局势的官方回应口径。

飞机上还有和我们行程类似的五洲行旅行社组织的大团,足有四五十人。上次去埃及就是通过他们组织的,看来组团能力确实很强。一路上几次和这个团碰到,听他们说起,这次安排的当地导游出了问题,居然没有懂汉语的导游,只有一位讲英语的,惹得很多游客不满。

 

算上夏时制,伊斯坦布尔和北京大约5个小时的时差。晚上23:55起飞,飞行约十个半小时,当地时间凌晨5:25在伊斯坦布尔降落。办了入境手续,从国际抵达出口直接穿过走廊转到国内航班的候机区。

 

国际航班抵达区,边防柜台外面的Oracle广告。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在走廊墙上,全汉语的广告牌。不知这里多少中国企业。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伊斯坦布尔机场的国内候机区部分比较简单,没什么太多好逛的。早餐烘焙坊。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乘坐土航国内航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七点多抵达卡帕多细亚。

卡帕多细亚(Cappadocia)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的中央腹地,是土耳其旅游的招牌地区,以这里独特的地貌和民居而闻名。

土耳其划分为大大小小81个省,抵达这里通常通过两个省会城市:开塞利(Kayseri)和内夫谢希尔(Nevsehir)。而我们的航班则降落在开塞利机场,这是一座不大的城市,当年罗马帝国征服这里时用凯撒的名字命名。机场也很小,没有廊桥,下了飞机很多游客以飞机为背景照相,机场工作人员一开始没有管,后来忽然过来说“No photo”,照完了看照片才明白,原来天上正飞过一架军用飞机。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在候机楼外,我们的导游Dildost正在等待我们。原来她家在伊斯坦布尔,是和我们乘坐同一架飞机抵达卡帕多细亚的,只是比我们早出来而已。

Dildost是一个很漂亮的年轻女孩,她说可以简称她”迪莉”。她是安卡拉大学汉语专业毕业,毕业三年,已经有四年导游经验,包括大学最后一年的实习。从导游经验上讲,她和我们在埃及的导游阿什拉夫风格差别很大。阿什拉夫超过20年经验,上车喋喋不休,不停地介绍各种风土人情,Dili则安静得多,她的优势在语言,而不在各种知识介绍上。也许是土耳其旅游部门的规定,每到一个景点实际上都另有一位当地导游陪同,但讲解者主要还是Dili。如有疑难问题,Dili还可负责翻译。Dili的汉语说得非常好,把她扔到北京,估计一时之间不会有人认为她是外国人,而且她用腾讯QQ,上新浪微博,对中国的流行用语门儿清。虽然她汉语好,但却没有去过中国,她说语言好可能源于她的血统。他爷爷是XJ的w族人,上世纪五十年代移民到土耳其,她也结交了很多中国的朋友。她的名字Dildost是土耳其语“知心朋友”的意思,而她的姓则按照本民族的传统,沿用了她爷爷的名字Tilman。Dili性格活泼,古灵精怪,头发放下来的时候形象特别卡通,是那种可爱型的女孩,很招人喜欢,和几位年长的团友搞得非常亲近。

我们在土耳其的地接社叫做Erguwan,英语翻译是“Judas Tree”。据说是因为犹大在这种树上上吊而得名。虽然名字不好,但其实是一种紫荆花,在伊斯坦布尔非常普及。每到春天,伊斯坦布尔会开遍这种粉红色的花朵,非常漂亮,几乎成为伊斯坦布尔的象征。

 

上了旅行社的大巴车,Dili先发放了土耳其特产的软糖和小小的土耳其蓝眼睛小挂饰,作为欢迎礼物,随后大巴开往第一个目的地:格雷梅(Goreme)露天博物馆。

 

路上经过的城镇和村庄。当飞机在天上飞时,就注意到下面的城镇很有意思,一些高层建筑零散的分布在农田中,这就是这里的城市。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路边农田里躺满了还未收获的甜瓜。还有很多葡萄园。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卡帕多细亚最出名的,是因为独特的火山岩形成的“仙人烟囱”地貌。山谷中奇形怪状的山石,像烟囱一样耸立,外观很多形似蘑菇(有些更像阳具),传说中那是住在地下的精灵的烟囱。这样的地貌据说曾被《星球大战》用作外景地。当地居民就在这样的岩石中凿洞而居。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因为在格雷梅村不远而得名,这里是卡帕多细亚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峡谷中集中了很多4-12世纪拜占庭的基督教徒们凿洞修建的小基督教堂。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在入口不远,是一座女修道院。现在用警戒线拦上了,无法进入。这是一座较高的小山,上面凿出了许多洞穴。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前方隐藏着诸多的教堂和修道院。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这是博物馆所在峡谷,各种山石上可以见到开凿出来的居所。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峡谷对面山石上的洞穴。那些小格子,就是鸽子窝。埃及人养鸽子是用来吃的,不过Dili说土耳其人并不怎么吃鸽子。养鸽子的目的之一是用粪便做肥料。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这座洞口通往苹果教堂的庭院。这里让我想起了卢克索的国王谷。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苹果教堂的通道。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里大多数教堂有人看管,不允许拍照。苹果教堂是12世纪的产物,这些教堂在上世纪初被“重新发现”后,成为旅游胜地,也被重新命名。这座教堂之所以称为“苹果教堂”,是因为里面壁画上一位天使手里拿的圆球被当成了苹果而得名。另一座教堂更惨,里面画的龙,被当成了蛇,而称为“蛇教堂”。不过这些壁画相当原始粗糙,远远谈不上精美。

 

远眺对面的“黑暗教堂”。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在“圣巴巴拉教堂”的对面,有几座洞穴“食堂”。这里并无人看管,可以随便照相。这长长的餐桌和座位,都是在石头上开凿出来的。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地上的灶眼。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墙上的壁橱。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还有几座礼拜堂无人看管,随便照相,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壁画价值不高吧。这小小的祭坛全是石头中开凿出来的。当年住在这里的拜占庭教徒,估计大多属于屌丝类,缺少艺术大师,壁画看起来并不令人惊叹。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从教堂洞穴的窗户向外眺望。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有的洞穴里,陈列着卡帕多细亚的风景照片。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高处另一座小教堂的祭坛。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俯瞰博物馆所在的峡谷。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黑暗教堂”之所以得名,据说是因为窗户很小,光线昏暗,但是里面的壁画因此保护的很好。这也是整个博物馆里面最大的一座教堂,因此需要额外收费8个土耳其里拉。但是我没有进去,一是因为时间有限,还要排队进入;二是下了飞机直接过来,还没有换钱,手里一点当地货币都没有。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便鞋教堂”需要通过外面的梯子爬上去。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里面,据说有耶稣基督的足印。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便鞋教堂的食堂。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离开博物馆,在通往停车场的路上,可以看到旁边山谷里的“仙人烟囱”。下面有当地人牵着骆驼在揽客照相。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停车场旁边的小铺,在售卖各种卡帕多细亚特色的旅游工艺品。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在土耳其一路见到各种语言的旅游手册,只是中文的相当少见。

行走土耳其(5)卡帕多细亚.露天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