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Xy_E的行走世界
Xy_E的行走世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922
  • 关注人气:5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土耳其(3) 历史点滴-3

(2013-01-29 22:12:06)
标签:

奥斯曼土耳其

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

加里波利

历史

分类: 行走中东

奥斯曼土耳其继续发展壮大,一连多位苏丹都是文治武功皆强的明主,尤其是苏莱曼大帝,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苏丹(1520-1566),创造了奥斯曼帝国的黄金时代。16-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达到了顶峰。它在一百年间几乎征服了所有阿拉伯国家。伊斯兰的圣地麦加,麦地那,北非一直到摩洛哥都成为土耳其领土(除了摩洛哥和阿曼)。整个红海,整个黑海,和半个地中海成为土耳其的内海。土耳其在欧洲也不断扩张领土,征服了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等诸多国家,并多次围攻维也纳,但都未得手。尤其在1683年的维也纳之围,土耳其最终被波兰-奥地利-德意志联军击败,标志着奥斯曼土耳其在欧洲扩张的终止。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盛极必衰,此后奥斯曼帝国开始走上下坡路。据说这源于皇宫中的后宫内斗。尤其在苏莱曼大帝死后的争夺王位斗争,充满了血腥的阴谋。早先的皇子都身先士卒,英明果敢,有勇气有智慧,所以杰出苏丹不断出现。但后来苏丹继承者为了防止篡位,把自己的兄弟全部杀害。直到有一位苏丹没有后代,为了防止王位无人继承,没有杀害自己的兄弟,而是软禁起来。所以后来的王位继承者很多都是在宫廷禁闭中成长起来的,懦弱无能。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军事逐渐被崛起的欧洲强国超过,统治下的各地区也是反抗不断。崛起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和俄罗斯帝国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不断获胜,奥斯曼帝国一点一点失去了曾经征服的土地。统治埃及和北非的帕夏们也异心不断,逐渐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统治地位。

 

到了十九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衰落的帝国,被拿破仑称为“欧洲病夫”,(后来,遥远的中国被人与土耳其类比,称为“东亚病夫”)。即便如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奥斯曼帝国虽然已经丧失了相当多的领土,但剩余部分仍然相当可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一方,最终成为失败者的一员。但是,其中的亮点是赢得了加里波利战役的胜利。

 

我曾经去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每次都是在4月份,到处都能见到纪念425“澳新军团日”(ANZAC Day)的活动。这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重大的节日之一。缘由就是纪念澳新军团参与的加里波利战役。

 

加里波利半岛是达达尼尔海峡北侧欧洲部分的半岛。为了加强对俄国的支持,当时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建议协约国,打通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陆路通道,攻占伊斯坦布尔,首要之地就是要占领加里波利半岛。担任这一任务的,除了英军和法军之外,主要就是作为英联邦组成部分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团。1915425开始登陆。作战很不顺利,一开始登陆地点就偏离了方向,接下来就是长达八个月的阵地拉锯战。双方死伤惨重,最终眼见获胜无望,协约国军队留下上万名战死者(多数是澳新军团)撤退。这是这两个国家历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场战争。一直到今天,每到四月,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凭吊的,除了土耳其人,最多的就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这场战役成就的英雄,是后来成为土耳其国父的穆斯塔法.凯末尔(Mustafa Kemal)。当时他只是一位上校,他相信自己的军事判断,没有听从上级的指令,领导了这场意义重大的战役,成为伊斯坦布尔的保护者,名声大震,并成为一名将军。

凯末尔在加里波利的战壕里: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一战后土耳其战败,几乎丧失了所有欧洲领土,阿拉伯属地也在英国和其他国家支持下获得独立。协约国试图把土耳其瓜分殆尽,留下来的,只有安纳托利亚半岛上很小一块地方。凯末尔辞去军职,投入独立运动,成立了自己的政党,组建了正规军,打响了土耳其的独立战争。并在与希腊和其他协约国军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后,在1923年签订了《洛桑条约》,基本确定了现代土耳其的疆界。

 

奥斯曼土耳其的疆域演变(gif动画,点击查看原图):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凯末尔从此被尊称为阿塔图尔克,意为“土耳其之父”。他所受到的万民拥戴,直到今天在土耳其随处可见,享有极其崇高的威望。他挟此威望,以独裁的形式,展开了各种改革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方面,致力于把土耳其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世俗国家。并把首都迁到了军舰无法进攻的安卡拉。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凯末尔利用了当时土耳其极为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认为奥斯曼帝国的分裂源于多民族,从而固执的认为土耳其应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一战时期奥斯曼帝国曾驱赶大批亚美尼亚人到叙利亚沙漠,现在被认为是一次种族灭绝行为,但至今土耳其政府不承认,并且与法国等国家口角不断。在土耳其独立之初,与希腊也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交换,希腊人大批迁出,大批巴尔干穆斯林迁入。由于不承认少数民族的权益,也导致了东南部库尔德人的独立运动兴起。

 

一直到最近,保守的宗教政党连续成为执政党,可见保守宗教势力在土耳其仍然有强大影响,但由于凯末尔打下的基础,政教分离的世俗化国家始终是土耳其国民的主流认知。

 

十几年前土耳其经济面临崩溃,最近才逐渐走向正常。2005年旧的土耳其里拉被更换为新里拉,面值缩小了一百万倍。现在1里拉大约合5元人民币左右。

 行走土耳其(3) <wbr>历史点滴-3

近代以来土耳其比较大的问题,一个是东部的库尔德分离主义运动,还有一个就是最近的土叙边境的不平静。叙利亚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一战后在英国支持下独立,土叙关系一向不错,最近却闹得一塌糊涂。

 

不过,我们的旅行路线是在土耳其西半部画了一个圈,所幸离冲突地区距离都很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