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藏(63) D23.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标签:
青海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旅游 |
分类: 行走雪域 |
西宁这座城市总体来看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市内的古迹景点并不多,最值得一看的要首推东关清真大寺。所以我订酒店的时候,特意选了一家离东关不远的汉庭。
本来很早就定了昨天晚上从西宁直飞沈阳的航班,当青藏火车正行走在可可西里的时候,接到电话说航班取消,我猜可能是淡季旅客太少的原因吧。只好被迫改定了今天从西宁到北京,再转机回沈阳的航线,意外之喜是虽然需要转机,但是机票钱却比直飞少了好几百。
川藏之行的最后一天,就多出了半天时间专门去转一转东关清真大寺。
因为住得并不远,晚上有时间在周围散步,拍到一些漂亮的夜景。东关是西宁的回族和撒拉族聚居区,很多人都穿着民族服装,每到祈祷时间,穿奇特服装的人急急忙忙赶过来进去礼拜,看上去相当有异域风情。
这是原来的清真寺大门,叫做前三门,现在已经只起到装饰作用了。
西宁的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据说是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回族将领沐英在此镇守时修建的。后来屡经重修,现在是一座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这所清真寺祈祷时只对穆斯林开放,非祈祷时间可以买20多元的门票进去参观。我在周末的一大早来到这里,几乎没什么人。
清真大寺的最外面是一座高大的带有宣礼塔的建筑,看上去是近20年左右修建的。一楼两侧,分别有麦加和麦地那的模型陈列室。其余大多是穆斯林图书馆,各类活动室,办公室等等。
穿过这座大楼,进到庭院,里面是第二道门,一共5个门洞,也叫做中五门。两端有典型汉式风格的六角亭宣礼塔。
中五门两侧的墙上,镶嵌着一些碑刻。这是明太祖朱元璋题给穆斯林的百字赞。
另一侧有重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碑记,记载的主要是民国初年整个寺庙重修的状况。这座碑因字迹模糊,1998年重新刊刻。
过了中五门,是很大的庭院。即便如此,在宗教节日这里也无法容纳来礼拜的穆斯林。看照片,清真寺外的大马路上也密密麻麻跪满了穆斯林,一般人恐怕还真进不来这个庭院。
清真寺的大殿,看上去是座典型的汉式建筑。
在大殿前,回望主楼和中五门。
大殿内外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惯例一般清真寺是不许非穆斯林进入的,但是这里一个人都没有,请问问是否允许进入都不可得,看看侧门又开着,就脱了鞋,进去看看再说。
大殿正中,朝向麦加的凹壁。以及一侧的讲经台。
大殿分为内外两进。外面的这一间,大门两侧挂满了对联。上方悬挂了很多名人题写的匾额,我只认出了于右任的一幅题字。
在大殿的屋顶上,有两座藏传佛教的经筒,也可以说是鎏金宝瓶,可以说是这座清真寺与众不同的地方。据说这是当年重修清真寺的时候,甘肃拉卜楞寺的喇嘛和藏民赠送的礼物,塔尔寺僧众也送了一对,被放在了中五门宣礼塔那两座六角亭子的顶上。
在寺里转够了,离开前一瞥。
街头好多回民,使这里有不同的感觉。
中午回到莫家街,接着品尝昨天肚子装不下的一些小吃。西宁的小吃,比景点更吸引人。吃了一碗马忠羊肠面,感觉类似于陕西油泼面,加了昨天尝过的羊肠。
东北大拉皮,在这里也算是特色小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