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藏(54) D17.拉萨.哲蚌寺

标签:
西藏拉萨哲蚌寺甘丹颇章旅游 |
分类: 行走雪域 |
哲蚌寺,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甚至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寺。它与色拉寺,甘丹寺并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拉萨三大寺;加上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称为黄教的西藏四大寺;再加上青海湟中的塔尔寺,甘肃夏河的拉卜楞寺,称为黄教六大寺。我这一趟,一共走了其中的五座,哲蚌寺是继扎什伦布寺之后的第二座。
从罗布林卡出来,在马路对面的一家川菜馆随便吃了一点东西,叫了一辆出租,直奔根培乌孜山下的哲蚌寺。对市区面积已经比以前扩大了很多的拉萨市来说,哲蚌寺已经在市区边缘了。出租司机说,如果要开到山上,需要另外单独收费,否则我就要自己走上山去。不知道需要走多远,心里没底,还是选择让司机送我到山上的停车场。
哲蚌寺山下的大门。
从山门到山上停车场还有一些距离。等下了车,面对的是一大片建筑,一时间不知怎么走才好。不过,按照藏传佛教的规矩,顺时针转永远是不会错的。
整座寺庙依山而建,几座大殿掩映在大片的白色僧舍之中。据说哲蚌寺最多曾有一万多僧众。踏进寺院,还要顺坡往上爬。
在哲蚌寺眺望山下的拉萨市区。
顺时针沿着山路上行。高处的岩石上有彩绘的佛像,看上去应该是宗喀巴大师的画像。
路边一位僧侣正在太阳灶上做饭。他的居所是非常简陋的石砌房屋,并不是一般喇嘛所住的僧舍。可能是外来修行的居士。
路上第一座大殿,就是这里最为著名的甘丹颇章。这里是二世达赖修建,一直到五世达赖都曾在此居住。五世达赖时掌握了西藏地方大权,并被顺治皇帝加持,成为正式的西藏统治者。这一时期的政权,就被称作甘丹颇章政权。五世达赖后来重修了布达拉宫,并迁去居住。佛寺里一般只有错钦大殿和各种扎仓,被叫做“颇章”(宫殿)的极为少见。
甘丹颇章分为三进院落,分别为佛殿和生活居住之所,室内不允许照相。每一进逐次升高,楼梯都很陡峭。
从甘丹颇章转过来,就是寺里面核心的错钦大殿。错钦大殿前是个停车场,似乎正在维修。
在大殿里面,也可以上到楼上的平台。
顺着道路往上走,是哲蚌寺的密宗院(阿巴扎仓),也是主要的扎仓之一。
在密宗院后身,穿过一片废墟之间的狭窄胡同,来到哲蚌寺的展佛台。遇到雪顿节之类的重大节日,这里会展示巨大的佛像唐卡,那是这里最热闹的时候。现在则空空如也。
哲蚌寺里错综复杂的街道。
街道上还有一些小而精致的佛殿。
从错钦大殿的侧面街道上下来,路边有一些乞讨者。
顺路扎进一所康村,进去看了一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康村,有自己的佛殿,看上就已经像是一个小型的扎仓。周围的僧舍也很漂亮整洁。
在错钦大殿下方,是另一个比较大的扎仓:洛色林(罗赛林)扎仓。顺着楼梯直接上到楼上的平台。
在平台上俯瞰哲蚌寺和拉萨市区。
大殿屋顶的双鹿法轮。
寺内的小巷极其复杂,有的路上一个人也碰不到。有好几次近于迷路,但是只要大方向不错,就总会走得出来。小巷里偶尔遇到旱厕,味道并不好闻。
另一大扎仓果芒(郭芒)扎仓正在维修,并不开放。
顺路又拐进一个康村。这个康村明显要寒碜一些,僧舍都相当破旧。
哲蚌寺下方的转经道和白塔。
从哲蚌寺的建筑群里绕出来,回到山上的停车场,回望哲蚌寺宫殿群的金顶。
在停车场休息了一会,在寺院所属的小卖店买了两瓶饮料。其中一瓶粒粒橙却是山寨版的,香料味很浓,不好喝。
休息够了,准备步行走下山去。
路上的柏油公路弯来绕去,步行者则可以走直线一路向下。路上经过彩色的玛尼堆,远处映衬着哲蚌寺的建筑群。一位喇嘛穿红色袈裟,打着伞坐在一旁不停地念经。偶尔会有经过的藏民给予布施。
我就跟着这些朝佛的藏民一起下山,一路沿着彩色的玛尼堆行走。这张照片上中间那一块,我猜是班禅大师吧,只是看上去颇为卡通。
这些藏民没有沿着柏油路行走,而是走一条土路。不知不觉,竟然被带到了乃琼寺,这真是一个意外。
乃琼寺就在哲蚌寺山下,似乎应该算是哲蚌寺的附属寺庙,这里是非常有名的佛学院,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学府之一。这座寺庙规模很小,混杂在一片藏族村落之中。
乃琼寺的一个叫做“乃琼夏宫”的院落里,朝佛的藏民络绎不绝。院子里的树上,用铁链拴着两只猴子。
乃琼寺的正殿,是一个四方的院落。
在大殿参过佛像之后,也可以爬到二楼平台上。这是二楼平台上装饰精美的门。门内供有佛像。
在二楼平台上俯瞰乃琼寺的庭院。前方不远,就是哲蚌寺的山下大门了。
从乃琼寺的正门出来。周围是个藏族村庄。
抄近路从乃琼寺直接插到哲蚌寺的大门。
从大门往下走到公路还有一点距离,路上经过了拉萨第六中学,隔着栏杆看了一会学生怎么上体育课。
这个地方出租车很少,也许是已经到了淡季,游客稀少,出租车也不往山上开,只好一路继续下山,一直走到山下的大马路上。出租车还是不好打,后来和另一组游客拼了一台出租车,才回到市区。
旅馆在巷子里,车只能停在外面,我要穿过长长一段巷子才能回去。路上见到几家这样的简陋牙科诊所,藏民似乎都在这里看牙。而且似乎是以镶金牙为主。门前那摊床上,就是待售的酥油。旁边黄色包装的小包,是供佛专用酥油,可以用勺子挖了给酥油灯添油的。
走到八廓街,这是每天必做的事,绕八廓街走上一圈两圈。每次走都有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