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藏(39) D11.纳木错-拉萨

标签:
西藏纳木错拉萨布达拉宫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行走雪域 |
在扎西寺前,光线变幻,湖的颜色也在变换,每时每刻照出来的照片都不同。
天上正飘过一道云。影子投在湖面上,纳木错上形成了从浅绿到深蓝,几道不同色彩的条纹,简直让人惊为天上景色。
扎西寺门前的纳木错标志性景观:迎宾石。
在纳木错边停留时间有限,导游催着我们上车回返。回到那根拉山口,车子停下让我们照相。这里海拔5190米,超过了川藏线上的所有高点,又一次刷新了我所到达的海拔高度记录。从这里可以远远望见蓝天白云下的纳木错。
在山口处,摆着个牛头,还趴着一只藏狗。我顺手拍了一张。一个藏民马上跟了过来,跟我要钱。我明白过来,这就是导游一再提醒过的藏民设的圈套。那藏民面露凶光,似乎不敢声张,压低声音威胁我,说照了藏狗和那牛头,每样收10元。反正钱也不多,给他20了事。这就是我付出了20元代价的那张照片。
那根拉山口。
翻过那根拉山口,返回羌塘草原。路边这一堆堆的,似乎是牛粪。
当雄赛马场,应该是当雄县赛马季节最热闹的地方。
羌塘草原。
一路上,青藏公路很多地方一直与青藏铁路并行,或交叉。几天之后,我就要坐着火车,重走这条铁路了。
当雄县城。中午饭就在当雄县城的一家川菜馆吃的团餐。老实说,这是这一路吃的最差一餐。清汤寡水,淡而无味,肉也不多,属于典型的旅游团廉价团餐。原来说这个团应该还管晚餐,但是吃过中餐之后,似乎没人再想尝试晚餐了。
旅游团的特点,就是购物。早早地从纳木错撤回来,一下午就花在购物上了。一个购物点又一个购物点,不胜其烦。导游倒是好说话,只要我们下车进去就行。
第一个点是堆龙德庆县的一个宝石展览中心,比较有特色的是据说是当地出产的太阳石,被加工成各种饰品。这里是北京什么地方和堆龙德庆当地合建的,促销员们都是内地来的,各种套话说得很溜。
第二个购物点是奇圣的展示中心,主要出售各种牦牛肉干和藏猪,藏鸡产品以及其它一些西藏特产。好处是可以随意品尝。午餐没吃到什么肉,在这里倒是可以敞开了吃,只要脸皮够厚。这里出手购物的游客最多。买完东西,导游收了小票,去给游客换一些赠品回来。估计实际上是拿着小票去找回扣了,因为拿赠品的小屋压根不让游客进去。
第三个购物点是牦牛角工艺品,主要是梳子之类。
三个购物点下来,一下午进去了,比在纳木错消耗的时间还长。在国内跟团,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下午回到拉萨,在白塔处下车。虽然已经是晚上6点,但是因为拉萨实际比北京晚两个时区,天色还很亮。白塔下仍然站着执勤的武警战士。
这时候才有时间仔细观赏白天的布达拉宫。十一刚过,今年是建国62周年,又赶上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庆,布达拉宫广场被装点得花团锦簇,非常好看。黄金周刚刚过去,游人骤减,广场上人也少了很多。
在布达拉宫广场另一端,正对着布达拉宫的,就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碑下有武警战士站岗。在纪念碑后面的墙后,应该就是自治区政府大院。
广场上一直有穿黑色制服的特警巡逻,一直有很高的警惕性。尤其是不准我们把任何口袋放在地上,只好一只手端着相机照相。
晚上是和一路走来的旅伴最后一次在一起,明天就各奔东西。小李明天就直飞北京。小廖再多呆一天,准备和小马去参观布达拉宫。小马还要多停几天。高姐参加了一个日喀则的三日团,回来后坐飞机回家。我,则准备踏上珠峰之路。
晚上本来该吃一顿散伙饭,可惜不行,我约了还在拉萨的一对同事,难得的他乡遇故知。他们刚从阿里回来,第二天就准备回去了。我们约了在布达拉宫广场旁边见面,又一路找去了他们推荐的一家“藏家宴”。
这家餐馆隐藏在藏族聚居区的巷子里,貌似北京的四合院,但是是藏式建筑。可以选择坐在藏式厅堂里,也可以坐在院子里。这是我头一顿正宗的藏餐,菜的名字却几乎都不太记得了。总的来说味道不错,很容易接受。菜量很大,吃得很撑。酥油茶比较正宗。据说用冰川雪水酿造的拉萨啤酒味道甘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