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川藏(31) D9.通麦天险

标签:
318国道川藏线波密岗云杉林古乡湖通麦天险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行走雪域 |
从波密很早就出发,在晨光中上路。
路上经过波密县郊的岗云杉林,这里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是波密的岗乡。这里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应该是喜马拉雅山麓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森林。据说这里的云杉高度可达80米,直径可达2米,树木茂密。我们到达这里时,似乎正在开发旅游业,正在修建相关的桥梁和道路。往森林深处去的道路还没有修完,不好走,于是大家都没有深入,只在森林边上随便照了几张相。
继续前行,晨光中到达古乡湖。初升的太阳暖洋洋地照在湖面上,晃得有些睁不开眼。这是一处堰塞湖,因为石头阻塞了帕隆藏布江的河道而形成了宽阔的湖面。湖面上散布着一些枯树桩,在阳光下显得非常宁静。这里也是新修了一些旅游设施,一个亭子一直伸入水中。这些都是内地援建的东西。
路上的雪山,山形很美。看看这无云的天气,居然没能见到南迦巴瓦,真是遗憾。
经过一处修路的工地,狭窄的豁口只能容许单向通行。结果对面来的军车队派出的开路车首先占住了这个豁口,于是我们只能在这边眼睁睁地看着军车一辆接一辆地通过,等了许久才过完。
路上的朝拜者。
前方就是通麦大桥了。这就是川藏线上著名的通麦天险,因为属于102道班管段,也被叫做102天险。这里有十四公里临江的陡峭公路,一侧是山壁,一侧是悬崖,道路很窄,而且随着山体转弯,视线受阻,根本看不见对面来车。一不小心顶了牛,必须有一方倒车退回去,这绝对是个技术活。
而且这里地质条件不好,路基都是泥土,比较松,乔师傅说他亲眼见过一辆大货车随着路基松动而翻到江里面去。遇到雨季,地上更是泥泞湿滑,而且雨水导致滑坡和塌方多发,一旦遇到塌方可能被困在这里几天无法前进。这一直是道路治理的难点。
我们的车就这样远远地在桥这边开始了排队。等候时,我也溜达到前面看看形势。通麦大桥在易贡藏布注入帕隆藏布江的汇合处,是一座轻便的钢索吊桥,很窄只能允许单向通行。而且承重很低,如果过货车,一次只能允许一辆上桥。而且如果载货太重,需要在桥的一端先把货卸下来,分几次运过桥去,所以过桥的时间很长。也取决于运气,看是否遇到有麻烦的货车在过桥。
这座桥也是军事管制区,有武警驻守,但在网上看这座桥的照片到处都是。不过旁边有明确的“禁止照相”标记,即使拍了照片,也不敢发到网上来。不知道网上那么多照片,都是怎么被允许发布的?
在江这边看对岸的道路。
终于轮到我们过桥了。
在桥上看易贡藏布江的上游。
在道路左侧原本是陡峭的悬崖,但这个季节,在陡坡上生长了很多高大的灌木,遮住了视线,看不见那陡峭的河谷,大大地减轻了心理压力。
现在不是雨季,道理上没有多少泥泞,但是尘土飞扬,很影响视线。
在狭窄的道路旁,居然出现了一座观景台。乔师傅把车停在稍宽一点的地方,我们下去照相。原来这里是帕隆藏布峡谷的观景台。自从在然乌镇开始,我们就一直跟着帕隆藏布江走,就在这个地方,终于和它说分手。帕隆藏布江从这里拐向南方,最终在雅鲁藏布大峡谷,那个著名的大拐弯那里注入雅鲁藏布江。
在观景台要掩住口鼻,挡好镜头,因为来往车辆卷起的尘土太呛人了。这里的经幡都被厚厚一层尘土所覆盖。
终于从通麦天险出来,车子一下子开上了平整的柏油路面,告别颠簸,大家一下子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