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Xy_E的行走世界
Xy_E的行走世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922
  • 关注人气:5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川藏(17) D5.亚丁-稻城

(2012-05-31 21:26:42)
标签:

318国道

川藏线

稻城

亚丁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行走雪域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在沟口,乘坐景区的免费中巴到乔师傅说好的一处宿营地汇合。结果中巴司机忘记我要下车,把我拉过了头,幸亏遇到堵车,我才不至于往回走太远,否则就把我一直拉到亚丁村了。

 

乔师傅倒是悠哉游哉地在和别的司机打麻将。等大家汇合齐了,上路回返,目的地是稻城,今晚要回到县城过夜。

 

在亚丁,有几处供游客自带帐篷的宿营地,从这里望仙乃日神山,角度颇为不错。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告别亚丁村。这个角度可以望到从亚丁村下到沟口的公路。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天真的这么低!也许是因为地太高?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经过了昨天的“远眺神山”观景台。昨天这里完全罩在云雾之中,今天要好很多,可以一直望见仙乃日,只是仙乃日的峰顶还是锁在云中。卓玛拉错就在正前方仙乃日的脚下。

山坡上秋意正浓,色彩丰富,煞是好看。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观景台上有一座白塔,上面挂满了经幡。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离开亚丁景区,再次经过仲堆新村。这里有一处观景台,有旅游公厕。有藏族老乡在摆摊。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山间的寺庙。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通往亚丁的公路。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原路返回稻城。在城郊河滩上见到了杨树林。只是颜色差强人意,“品相”没有那么悦人。等树叶全黄了,恐怕也落得差不多了。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这是稻城城郊杨树林的观景台。昨天经过这里时是晨光,今天则是暮色。

这里正好遇到一个专业摄影团,一大帮人支着长枪短炮,各种角度照个没完。我们也跟着凑个热闹,一起拿相机装模作样跟着取景。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吸取前天在稻城,昨天在亚丁住宿被宰的经验,今天压根没有事先联系酒店。因为前天在稻城街头见到有当地藏民揽客,估计找个民宿应该问题不大,决定直接碰碰运气。反正昨天在亚丁住过那样的地方,条件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进到城区,在第一个有旅店标志的小路口就拐进去,结果就遇到这一家“雪山大酒店”,一问还真有客房,300元一间,比起我们前天的680,昨天的800,已经不知合算多少。这家店二楼还在装修,一楼已经开始迎客,条件还真不错,床上都是崭新的带有酒店标识的卧具,卫生间设备也是全新的,大家都很满意。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大家正在房间休息,酒店老板-一位五十来岁的藏族汉子回来,不好意思地和我们商量,一楼的客房他早已定给一个旅游团,留守的服务员不知道,才让我们住进来,看我们能不能换个地方。

经过一番辩论和讨价还价,老板说隔壁就是他姐姐家,会腾出几间给我们住,价格给我们优惠到200元一间。看来也只好这样了。

 

隔壁院子是一个典型的藏族建筑,旁边的厢房被用来接待住宿和出租。我看忙着收拾房间的小伙子不像藏族,问了一下,他说是半藏半汉,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难怪我看这家男主人一点也不像个藏族。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房间环境不如雪山大酒店,但和亚丁比起来,已经好出几十倍了。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在亚丁连续几顿,都是靠方便面度日,回到县城,大家都想吃点好的。乔师傅带我们去了一家他知道的“邛崃菜馆”,味道不错,也算是典型川菜,餐厅装修也不错。稻城虽然不大,但是已经繁华初显了。

 行走川藏(17) <wbr>D5.亚丁-稻城

晚上,乔师傅和住地的男主人用四川话聊得甚欢,被男主人邀请去自家宅子作客。我也很想去,但是有些太累了,在亚丁暴走两天,出了一身汗,还要时间洗澡和整理衣物,遗憾地放弃了一次参观当地人宅院的机会。

晚上乔师傅回来和我聊,原来以为他们藏汉通婚是当年入藏的十八军的后代,其实却不是。男主人的父亲是重庆人,早年间被分配到稻城做公务员。男主人也在公家机关上班,现在退休了。女主人是藏族,但穿戴已经很接近汉族了,虽然住所和生活方式还是很典型的藏族。主人的儿子大学毕业回来,在网上联系搞接待,但是男主人不太认可,觉得生意不稳定。乔师傅劝他想开些,他的房间租给人常住,一个月不过600元,搞接待几天就赚回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