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贝加尔(7) 修道院

标签:
俄罗斯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行走俄罗斯 |
伊尔库茨克的兹纳缅斯基女子修道院(Знаменский монастырь)是西伯利亚最为古老的修道院之一,始建于17世纪末。20多年前,我们的俄语老师曾带我们去参观过。
这座修道院位于安加拉河边,离基洛夫广场不远,可以直接望见。本来前天就准备去看看,但是看看老人孩子走路费劲,又不值得专门打车过去,就没有去。
第三天一大早,天还蒙蒙亮,我就爬起来。媳妇和孩子还在睡觉,我准备一个人到修道院去看看。
从酒店出来,是一个薄阴天,顺着河边的路沿安加拉河往下走。本来安加拉河边应该会有一条不错的河边观景步道,但是现在是一片工地,正在整修。看来伊尔库茨克人没准备一个350周年城庆的献礼工程。
路上行人不多,路边大多是传统的木刻楞老房子,保养得还算不错。从酒店走过去,不到两公里,就到修道院。旁边是伊市的一条交通要道,正是周一的上班高峰时间,路上车既多又快,过马路需要很小心。
路上看见在河边正在修建一座“凯旋门”。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很多城市历史上在河边码头都建有类似的“凯旋门”,后来大多都被拆掉了。看起来,这里是准备恢复历史原貌。过几年再来看,也许就修建完备了。
修道院前面有一个花园。与20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花园里修建了高尔察克纪念碑。高尔察克曾是沙俄时期的海军上将,后来成为著名的白俄首领,率军与苏维埃政权作战。后来在伊尔库茨克被俘,在修道院附近的安加拉河冰面上被枪决。在苏联历史上,此人一直是个反面典型。但现在,评价已经不一样了。俄罗斯甚至专门为他拍过一部电影。
现在这座纪念碑是2004年树立的。在基座上,雕刻着对立的白军士兵和红军士兵。看起来,这座纪念碑主要是出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红白双方都没有太多的褒贬。
修道院的正门。
因为去的很早,一直担心修道院不开门。结果发现这个担心没什么必要。门开的很早。
修道院面积不大。院子里有凉亭,有花圃。
四处可以见到死者的墓碑。看死者的生卒日期,估计基本上都是被流放至此的十二月党人及其家属。
修道院的宿舍。
修道院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带高大尖顶的教堂。里面装饰似乎经过整修,显得很新很漂亮。问过里面的嬷嬷,不让照相,只好在门外用长焦随便抓几张。
记得20多年前来的时候,老师介绍说教堂里陈列的一本开幅很大,很厚的古老圣经是彼得大帝赠送的。当时教堂里有一位大胡子神父,看见来了这么多中国学生,很兴奋,把这本圣经捧到我们面前给我们看。说到激动处,忍不住用手指蘸了唾沫翻起来,一点也不像对待文物的样子,惹得一位女同学忍不住笑起来。
这回在教堂里却没有见到这本圣经。但是布道坛和圣坛都显得比当年光鲜亮丽了很多。
在右前侧,不知为何停了一具棺材。我探头看了一眼,里面居然真的有一具尸体,面上盖着一张纱巾。我吓了一跳,赶紧退回来,有些不知所措。当时附近没有任何人。事后想起来,有些后悔应该再看看仔细,或者找修女问问怎么回事,是否真的有葬礼在此。
在教堂一侧,有两个年轻的修女,在用很动听的声音唱圣诗。我看见其中一个女孩忍不住在打哈欠。圣像前,一位虔诚的老太太不停地伴着圣诗在划十字。
从教堂出来,绕到教堂尖顶的正后方,是当年老师给我们介绍的舍利霍夫的坟墓。这大概是埋在这里的最知名的人物了。舍利霍夫(Шелихов)号称是“俄罗斯的哥伦布”,原本是经营西伯利亚的商人。丹麦探险家白令获得沙皇的委托向东探险,并发现了白令海峡。舍利霍夫原本就是开发西伯利亚的先驱,他最早越过白令海峡,进占阿拉斯加,并在阿拉斯加修建了俄罗斯的殖民点,可惜后来这块地被卖给了美国。舍利霍夫死后就被埋在这里,伊尔库茨克南方不远有一座卫星城,就用舍利霍夫命名。
在修道院教堂四周,也散落着其它一些坟墓,基本都是沙俄时期埋葬在此的。
从修道院出来,一侧的建筑很有西方特色,不似俄罗斯常见风格。肯定是最近几年新建的商业开发区。
从修道院沿着安加拉河返回。远远地可以望见前天我们走过的州政府大楼后面的小桥,以及旁边的新教堂。
回到酒店,刚刚8点半(当地时间9点半),儿子刚刚睡醒睁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