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新马(28) 马六甲.殖民遗迹(上)

标签:
马来西亚马六甲红屋殖民圣芳济各圣方济耶稣会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行走东南亚 |
马六甲是一座血统极为混杂的城市,先后曾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统治,主要居民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组成。
大约在郑和来到马六甲100多年后,葡萄牙人也到了这里,1511年葡萄牙人赶走了马六甲苏丹,占领了这里,并建筑了坚固的堡垒,修起了教堂和修道院。1641年荷兰人在围困马六甲八个月之后,成了这里的新主人,并统治这里150年之久。到1795年荷兰被法国拿破仑占领,荷兰国王与英国达成同盟,允许英军进入荷兰殖民地,以抵御法国人可能的进攻。到1824年,英国和荷兰达成协议,将马六甲划给英国,而英国将自己在在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殖民地让给荷兰。
马六甲的西方殖民遗迹,要先从马六甲河边的荷兰红屋看起。Stadthuys是荷兰总督府,是荷兰人占领马六甲后修建的第一座建筑物。据说原本是一座纯白色的建筑,但是后来1820年维修时被英国人涂成了红色。这是一座典型的荷兰殖民地风格建筑,也是马六甲最有名的地标。1985年维修时,在地下部分还发现了葡萄牙人留下的两口古井。
在总督府一侧,有一座地中海风格的基督教堂,和澳门的教堂风格很像。
而在教堂和总督府围成的这个小广场上,有一座小喷泉,中间的柱子上标明了,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1837-1901),由马六甲人民在1904年修建的。
广场上聚集了很多三轮车夫等待游客,大多都是印度人。这里的三轮车和槟城的比较起来,车斗在后,不象是槟城那样的“倒骑驴”,打扮得更加花枝招展,有的甚至装备了带有巨大音箱的录音机,可以一路招摇过市。
广场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景点:一条黄金蟒和一条巨蜥盘在三轮车座位上,主人招徕游客和它们合影赚钱。
如今的红屋,已经被改造成一座博物馆。时间有限,没能进去参观,略有遗憾。
从红屋的走廊穿过,顺着小路,可以走上红屋后面的圣保罗山,山上有葡萄牙人的圣保罗教堂遗址。
这座教堂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基督教堂遗址,当葡萄牙人来到这里不久,就修建了这座教堂。后来曾经被荷兰人用作城堡。后来荷兰人在红屋旁边新建了Christ Church Melaka,这座教堂被荒弃,被用于当地殖民者贵族的墓地。荷兰人在教堂前修了一座灯塔,现在能见到的塔却是英国人后来修的。英国人统治这里时,曾用作弹药库。现在则是马六甲市内的一处著名古迹,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堂前立着圣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ois Xavier)的塑像。关于此人,可是一大堆故事。
沙勿略是西班牙人,基督教派“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的创始人之一,是最早来到东方的传教士,东亚和南亚基督教的开拓者。
他1506年出生,肩负传教使命,1540年来到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果阿,并且传教成绩斐然。1545年他第一次来到马六甲,后来在那里他遇到一位日本人弥次郎,并跟随他到其家乡鹿儿岛传教,第一次将基督教传入了日本,有上千日本人接受了洗礼。他在日本生活了27个月,据传在日本和当地学者辩论时,被质疑“如果你所说为真,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听说呢?”。返回印度后,他反思日本受中国影响甚大,宗教习俗皆来自于中国,如果在中国能传教成功,一定会覆盖日本。从此他积极向往到中国传教。
当时中国的大明王朝执行海禁政策,他一直不得其门而入。1552年他来到位于广州外海的上川岛,期望一位中国商人能够私下带他进入广州,但是商人失约未来。沙勿略最终在失望中病死在岛上。
他生前多次来到马六甲,每次均在圣保罗教堂停留。按照他的遗愿,他的尸体运回马六甲,在圣保罗教堂停灵九个月,之后运回印度果阿,并安葬于彼。
1622年他被教皇封圣,1927年与圣女小德兰一起成为外国传教士的主保。
沙勿略的传教过程是与葡萄牙开拓东方殖民地的过程同步的。他的主要基地果阿和马六甲都是葡萄牙最早的殖民地。沙勿略虽然未能叩开中国的大门,但是他死后五年,葡萄牙人终于获得了在澳门的居留权,从此耶稣会教士获得了进入中国的路径。在他之后,不断有耶稣会教士进入中国,并曾影响中国历史,诸如利玛窦,南怀仁,郎世宁等等。沙勿略作为他们最早的先驱,得到了“东方使徒”的尊称。
我在香港和澳门多次见到耶稣会和圣方济各会的遗迹。澳门最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实际上是另一处圣保罗教堂遗址(三巴即St, Paul),在遗址后面有一座小小博物馆,讲述了包括日本长崎教难等耶稣会在东亚的早期传教历史。在那里我第一次对这段历史有了一点了解。这次在马六甲见到沙勿略的遗迹,了解到他和我在澳门所见有如此渊源,有一种后背冒凉风的感觉。
我这是逆着沙勿略的足迹行走,走过澳门和马六甲,下一站,应该是印度的果阿?
在教堂前树立的圣方济各塑像,缺少了一只右手,据说是雕像落成后第一天被一棵树砸断的。而当年教皇给他封圣时,曾将他尸体的右臂卸下,带回罗马,在一所教堂内供奉。这一点不知是巧合,还是天命。
教堂里保留的这一处墓穴,据说就是圣方济各当年的停灵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