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新马(13) 槟城.宗教建筑

(2010-12-31 10:47:18)
标签:

马来西亚

乔治城

槟城

宗教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行走东南亚

槟城是个多种族多文化融合的地方,在乔治城可以见到各种不同的宗教建筑。

 

先说伊斯兰的清真寺,马来西亚作为一个信奉伊斯兰的国家,清真寺是很常见的。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Masjid Kapitan Keling清真寺是乔治城里非常显眼的一座建筑,也是老城区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大约在1801年,由跟随英国殖民者移民而来的印度穆斯林所建,也许是最近经过修整,显得很光鲜亮丽。

一般的清真寺都是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的,这座清真寺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参观。我们坐三轮车来到这里的时候,那位戴白帽的印裔车夫,很热情的导引我们进去参观,并指给我们看清真寺的种种,比如男女隔离的祈祷室,古兰经的铭文等等,并帮我们照相。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所以一般的清真寺没有雕像,也没有壁画,只有比较独特的建筑结构,值得看一看。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在小巷中另有一座Acheen St Mosque,是19世纪初由一位阿拉伯富商所建,现在是一座以马来人为主的清真寺。这座清真寺的特点是,宣礼塔是埃及式的尖顶,而马来西亚大多数清真寺的宣礼塔都是摩尔式的。这座寺不能参观,只能远望。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Masjid Kapitan Keling清真寺对面,就是一座印度教寺庙 Sri Mariamman Temple。大门紧闭。只能从外面看一看这充满了印度教特色的花哨的尖顶。离这里不远,就是小印度的街区了。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前面不远,就是香火鼎盛的观音亭,也叫做广福宫。这是槟城最古老的一间华人寺庙,大约建于1800年,至今香火仍然很旺,香烟的味道离得很远就能闻到。据说每逢中国节日,这里都是华人聚集的地方。

之所以叫广福宫,大致是因为这里的华人大多来自广东福建两省,各自结成帮派。这里也是最初的华人自治机构,后来被正式一些的平章会馆所代替。

在这里第一次见识到了南洋华人庙宇建筑,在屋顶上有大朵的鲜艳精巧的瓷雕,在国内从来没有见到过。不知道这是从岭南带过来的建筑特色,还是南洋华人自己的风俗习惯。

庙内陈设很简朴,墙上嵌的碑文,记载了清朝以来历次修建的经过。

 

在槟城开埠之初,来到这里的华人很多都是被骗下南洋的“猪仔”,据记载,在1794年莱特船长病死的那年,槟城已经有三千多华人。那时这里一片蛮荒,条件恶劣,疾病流行,缺少秩序,弱肉强食,而观音亭的建立,为华人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宗教慰籍。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以上这些庙宇几乎都集中在Lebuh Pitt街上,中文叫打铜街,这是乔治城老城区的一条主要街道。就在这条街上,在Keling清真寺往南不远的一个路口,则是道教寺庙慈济宫。旁边就是叶氏宗祠。

经过这里时,有一位当地华人告诉我们说这里是火神庙(也可能我听错了,他的口音太重,说的也许是保生),可是我考证了一下,这里供奉的却是保生大帝吴真人。吴真人是北宋年间在福建厦门一带的神医,救了很多病人,死后受人供奉,并被皇帝封为保生大帝。最近大陆第一部到台湾取景拍摄的电视剧《神医大道公》,说的就是保生大帝的故事。在福建厦门和台湾,都分别建有慈济宫,供奉吴真人,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居然也有类似的一座庙宇,而且看来香火还很旺。

这座庙最吸引我的,就是门前那非常精美的镂空盘龙柱。类似的柱子后来多次见到,也许算是闽南庙宇的特色吧。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行走新马(13) <wbr>槟城.宗教建筑

作为海峡殖民地首府的槟城,自然少不了基督教堂,这部分还是放到殖民遗迹部分去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