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读者在努力成为作者的人之中》
(2025-04-23 10:01:01)《最好的读者在努力成为作者的人之中》
一个只喜欢读书的人
会面临着困境
消遣性阅读
只是愉快地消耗着生命
研习性阅读
可以把作者整合思想的时间
纳入到读者的人生
但吸纳时间的同时
也让心理空间被挤占
对于你并不熟悉的领域
著作的自洽形成闭环
会遮挡你更广阔的视野形成
它就像一个气球
方法里填充进思维过程
又用一定范围的验证扎紧
太多的气球会让你虚浮
你便再也没有踏地行走的可能
所以读书从来不应作为
思想成长的最终
而只能作为撰写著作的预热过程
而写一部著作
人需要两个专业来完成
一个专业是在业已成熟的某个领域深耕
可以在它那里获得方法论的系统
这是它之所以成熟的生命力所在
也是还在进化的驱动
于是可以把一个个气球拆解
知道它的出发点和角度
找出漫长的逻辑线程上的更多可能
以及验证的样本外是否可行
然后你在这个领域
终于看到了一棵拔地而起的大树
每一个理论只是一枝一叶
也完成了自己落地的过程
终会知道一枝一叶
都只是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问题后
巧妙的回答所形成
而方法论才是通体的光合与呼吸的功能
另一个专业
是你真正的关心所在
你甚至不必问它属于什么领域
也不要急着去作为专业去查证
你只是不断给自己提问
然后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之中
找到最根本的一问
可以把所有问题都能疏通
当你把这个根本问题纳入方法论的系统
有了合理的回答
同样贯穿了其他问题
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模型
那就恭喜你
你已经完成了自己著作的雏形
然后
再去定义你的模型触及了哪些领域
最后才去翻阅这些领域内既有的理论
是否与你的观点雷同
其实你不必担心
社会科学本就是开放的无限变量
基于你脚踏实地的独立思考和角度
完全雷同几乎不会发生
于是放大你自己模型的独特性
或者再深问为什么产生这种独特性
一部丰满的著作框架就会诞生
在一棵参天大树上
你可能只是等待成熟的果实
只有落回土地之中
生根发芽才会成为真正的树种
从一个成熟的专业汲取生命力的基因
在另一个自然的专业落地成为种子
这应该是最合理的过程
最好的读者
从来不是最努力的读者
而是在努力成为作者的人之中
即使你终其一生没有找到
自己作为作者的独特性
你也会名列最好的读者之中
错河
2025年4月23日
写给世界图书和版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