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座《从读者思维转向作者思维》提纲

(2022-04-06 08:54:34)
分类: 非诗歌

讲座从读者思维转向作者思维提纲

 

 

一、创作美学

1、美的反义词

2、美的定义(孤岛效应)

3、创作的是美?悖论

 

二、艺术创作的过程:

1、秩序(音乐、绘画、诗歌)(从混乱到有序的客观部分、定义)

2、先有秩序,然后是美的评价、表达、梳理

3、主观部分

4、艺术的语言学

 

三、诗性是艺术的核心

1、诗性的定义

 

四、艺术哲学

1、艺术与哲学的关系(积木、拼图板:唯一性)

2、灵感和灵性

 

五、艺术社会学

1、艺术创作与消费

2、艺术自足性

3、艺术消费的分类(自足的艺术、非自足的艺术)

4、几个效应(灌溉效应、双椅效应、秃头效应)

 

六、艺术哲学与社会学的混淆

1、站在受众的角度去看艺术作品只能是消费性的(用固定的审美去套用)

2、站在作者的角度,则与读者完全不同

3、如果创作者是为了满足需求,也就不再是创造而是统计并定制

 

七、作者思维与读者思维

1、诗歌的核心是秩序(苹果落地)(秩序+手法+主观)

2、诗歌是连接艺术与文学的桥梁(批判性与艺术性)(批判的实质也是秩序)

3、古诗与新诗都站在秩序的角度是统一的(古诗、新诗、叙事诗)(普遍性)

4、手法(意象)

5、古诗(意象入手,偶然性、天赋。无边际的检索)

6、新诗(秩序入手,症候群、灵性。针对性的破解)

7、新诗的派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