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一本书像生一个小孩,卖一本书像卖一棵白菜》

(2018-06-10 14:57:43)
分类: 非诗歌

好的市场,书的销售是有健全的分工的。但目前中国还没有。

 

于是推销书籍是一件让人非常挠头的事情。推销自己写的书,就更加左右为难。

 

我说自己的书好,老王卖瓜,自然让很多人感觉不适。他们总觉得谦虚内敛的品德,是一个修养好的人内在的气质。一个作者如果没有潇洒飘逸、玉树临风的形象,他的书一般也不会好到哪去。

 

而假如我说自己的书不怎么好,有各种各样的遗憾,那么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等你有了更完美的作品的时候,我再赏光不迟。

 

于是,门可罗雀就成了一本新书的常态。因为按照上述逻辑,作者不应该止步不前,应该能明白这部书的缺陷所在,才有继续进步的保证。这样大家才能相信你还有进步和超越的空间。如果你有这样的空间,那么大家没有必要现在买,需要等你的下一部书出版,然后是再等等下下一部书。而读者的思路呢?作者越是自卖自夸,越说明这部书需要粉饰,必然有背后不可告人的缺陷。作者如果不去大力举荐自己的书,那么说明你更心虚,这部书没有任何亮点,何必买来束之高阁呢?

 

于是,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推导出两个结果:一、自杀和已经死去的作者,书卖的会更好。二、“水军”的声势决定了书的销量。

 

对于第一个原则,几乎几经成了中国人的思维定式。

 

对于第二个原则,大家司空见惯,但我说出来的时候,你还是会有些惊讶。为什么?因为你不买书,书的好坏无从得知。只有你买了书并且读过,才能评价好坏。就是这个悖论,让水军成了主力。

 

其实,这就是唯一破解作者还活着时,所面临的上述死局的方法。就是作者不出面夸奖自己的作品,而雇佣水军来唱赞歌。这样就完美地破解了这个逻辑死局。水军由来已久,从清朝灭亡开始,水军先是左右政局,到当代社会,水军已经无处不在。最盛行的领域是传媒,比如电影电视剧的发行。很不幸,书的利润不大,但现在水军已经成了书籍销售的决定性力量,一是因为书籍出版也属于传媒,二是因为书籍销售的死局,只有水军能点石成金,翻云覆雨。

 

但对于书的作者而言,尤其是水军无暇光顾的作者而言,他们无力拿出比出版书的成本还高的代价来雇佣水军。那么他们自己,唯一的破解死局的机会就是一句老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作者只能“卖惨”,四处跟人说自己如何如何悲惨,再到如何如何沧桑,如何如何怀才不遇。这个社会模式,现在也非常流行,凡是传媒领域,作者都要哭诉一番。大家可能已经厌倦了,但这是作者破局的最后一线希望。但自己去哭,效果有限,一样不如水军规模性帮你去哭。

 

也正因为上述逻辑的结论,我们于是看到,书卖的好坏,已经完全不取决于书本身。完全依赖于销售方法本身。

 

然后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大家都忙于赚钱,无时不刻不处于财富数量比较上的焦虑之中,无心看书、买书。于是大部分的书的作者只能去做与书无关的事情来养活自己,书的质量越来越差。最后,书彻底没有了价值。另一部分书的作者,受到水军的青睐,被挖掘出跟书无关的卖点,完全遵从纯粹销售技巧,风生水起,通过书一夜暴富。而读者再也读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书,甚至上当受骗,最后更无人愿意买书。最后,书彻底死了,读者彻底死了,只剩不明真相的群众,只剩水军销售方法升级:书是自古以来的文化图腾,于是只借用象征意义,而卖的书完全与文化无关,挂羊头,卖狗肉。最终,书已经不重要,市场已经不剩下什么真正的书,只剩下真正的水军。他们决定了一切,甚至决定作者的作品叫不叫书。

 

现在,大多数人就知道了书是怎么死的了。

 

但你知道书是怎么生的吗?一个有良心的作者,大多一部书要写上几年,再经过几年的修订,才最终让自己满意。然后他要找出版社,出版社现在已经自负盈亏,所以不但不会支付稿酬,而且还要求出版风险由作者承担,所以所有的出版费用,都由作者来自费支付,通常还要给出版社先兑现一点利润,也就是书号钱。出版社因此能保本盈余。

 

然后除了必要的编校,还要按照行业规定删去敏感争议的内容,最终面目全非的终于出版了。

 

但这没有完结,书出版后,大多数出版社不会帮你发行,不会在新华书店和其他书店发行,不会网上帮你挂单销售。而按照中国的法律,你如果自己去卖书,必须要注册公司,申请允许卖书的营业范围,才能正式卖书。

 

为了网上挂单,你得赠送给有销售资格的发行商这些书籍,才有资格挂到网上去卖。只有赠书销售奇好,才可能五折以下书商订购一批你的书继续销售。

 

于是,你身边的朋友私下卖自己的书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是违法的买卖。和城管斗智斗勇的小摊小贩没有任何区别。但比小贩还惨。因为各大网站白菜价打折销售书籍,所以你卖的价格,也只能低到低血糖的眩晕。

 

出版一本书像生一个小孩,卖一本书像卖一棵白菜。

 

现在你知道了。水军君临天下,然后建了一个后宫。所有的书的作者只是被选入后宫的宫女。识趣的,他们有人学会了阿谀献媚,最后成了贵妃。不识趣的,老死宫中,不过是一个累死累活的杂役。

 

但读者的下场也没好到哪去。他们不过是任由水军皇帝生杀予夺的草民。他们就像猪圈里猪猡一样,水军喂什么,他们吃什么。但他们快乐的喝着水军的口水长大,从来不知道他们自己只是被屠宰的对象。

 

诗人的诗集和诗论尤甚。

 

我们都经历过那个年代,几块月饼被吹成了与长生不老之药异曲同工,最后不到十块钱的食物,包装盒价值上千,终于卖出上万的价格。

 

十年前的韩寒、郭敬明因作文大赛引发的血案过去后,今天的余秀华凭借《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又成了诗人的魁首,你又作何感想呢?

 

自杀的诗人,我一向觉得是对诗歌的背叛,诗如果是用来劝诱自杀的,那么早就应该比对待淫秽物品更严厉的措施去禁绝。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哗众取宠的,只是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他们的拙劣在于:他们不知道,当你身处深宫的时候,自杀不能让你母仪天下,而学会一点勾引之术,再多讨好几个太监,至少能位列嫔妃。何必自绝与水军和你要赚的口水面前呢?

 

但这死局总有破解之法。

 

不是期待读者们揭竿而起。而是在世风颓靡的时候,你明白你自己的写作,当铺开一张白纸,你就是君临天下的国王,你有心中的千军万马,只需你的笔轻轻一挥,就可以横扫一切历史的迷障。

 

你自己没有为自己办过这样的加冕仪式的话,只为蝇头之利,口水之名,那么那张白纸就是你的自投之罗网,那支笔就是为砸烂自己的脚而搬起的石头。

 

生意归生意,理念归理念,这是两个领域的追求。混为一谈,你就成了水军的农奴。当你的书卖的太多,所谓的读者们更关心的是你爱吃臭豆腐还是酱咸菜,巴不得你妻离子散多些谈资,远远多过对书的讨论的时候,你的这一本书,也就成了最后一本称为书的书。

 

有价值的读者,永远会是你书的买家,仅凭你的署名就够了。没有价值的读者,你若打劫了他的智商,他更没有余力读你的书了。

 

你要明白,当一个时代的人不愿意来倾听你,你把他们聚集起来非要在你面前装模作样的时候,你需要做好准备:他们的窃窃私语会淹没了你的声音,任何人都再也听不到什么,包括你自己。

 

而你出版一本书,只是为了留下你的历史痕迹,留下一个关于文化的思考轨迹。他们本来就应该销量很小,因为他们只适合需要跟你讨论相同问题的人。不要舍本求末。而如果你出版的目的,只是为了赚到口水,那么还是先找到水军封官加爵,沆瀣一气才能以小博大。

 

如今,大雪埋没了一切。让自己先晴朗起来。而你此时出发正当其时。因为你走过的任何一个脚印,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更清晰的标注。

 

你是鸟儿,就会在雪地上刻下一排春芽。你是巨人,就会让那些街头巷议的人,虽然看不见你经过,但却会因为那一个个如斗的脚印,恐惧万分。

 

假如,你的纸笔只是想涂抹一番,这个世界,你将再也找不到自己归路。

 

错河

20186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