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沙巴】成为雨林鲜血俱乐部成员——雨林遭遇水蛭
标签:
马来西亚沙巴热带雨林水蛭丹侬谷tabin旅游 |
分类: 马来西亚沙巴-泰国-冲绳-柬埔 |
我热爱生态,喜欢野生动物摄影,越来越多次在野外拍摄使我开始喜欢生态中的每一个元素,不一定是狮子猎豹才能打动我,说不定一个小小的屎壳郎也会让我趴在地上半天。不过有一种小生物却让我有些后怕,真是想说爱你实在太难,它就是雨林中的水蛭,英文Leech,俗称蚂蟥。今年4月份在马来西亚沙巴雨林第一次接触这些小家伙们,在雨林混迹的好多天里,算是和水蛭正面遭遇。尽管我一再小心,最后还是难逃其魔爪,英勇成为了“雨林鲜血俱乐部成员。
先来些背景知识,水蛭或者叫做蚂蝗,有不少种类,我国很多都是生活在内陆淡水水域中,也有在南部热带雨林中的。水蛭一般细长条,有些扁平,有些缩起来长圆柱条,体长有2-4厘米。两端都有吸盘,可以牢牢吸附在植物叶片或者动物身上,吸血能力一流。在沙巴雨林有两种水蛭,一种细细的,一种粗大很多,基本都位于雨林底层1米以下的树叶或者泥土上。根据科学研究,水蛭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生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等功效。神奇吧!
当时去雨林之前就早早做好心理准备,需要面对这99.99%人都不喜欢的小小生物。不过真的到了雨林就顾不了这么多担心顾忌了。记得第一天在京那巴当岸河寻找婆罗洲侏儒象,听到声音徒步下船,赤脚走入两岸雨林。那个时候更多的是紧张和兴奋,完全把水蛭这事给忘了,竟然赤脚在泥水和树林里走了半个小时,现在想想有点后怕。要是当时有个小蛇或者小毒虫就惨了。关于当时故事,可以移步去看这一篇“雨林中探秘濒危婆罗洲侏儒象”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584640100tkx5.html
看我当时拿着相机下水,水深过膝盖。
赤脚走雨林,以后是不敢了。
事后还是有点得意的,看来自己蛮适应雨林生活,赤脚徒步都没事,有缘分。心里还琢磨着不要此行见不到水蛭,回去连炫耀的资本都没有了。
想的时候不来,这不想的时候就突然出现了,而且是以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现的,绝对吓出半条命。当时在Tabin保护区酒店休息,很干净略带豪华的房间,晚上回来上个厕所,坐在马桶上,刚准备办事,突然感觉臀部有些微触感觉,想想不会啊,臀部没什么神经的,难道是蚊子?往后这么一看,顿时吓的我从马桶圈上弹起来半米多高,竟然是一条大大的水蛭,正在马桶圈上,用那温柔的吸盘四处“搭讪”,刚才要不是我感官灵敏加上反应迅速,臀部就已经中招。。。
第一次看到水蛭,作为城市人来说比较正常。静下心来(当然早就穿好了裤子),回到房间拿来照相机,我要把这条一见钟情的水蛭拍下来。个头真不小。
它沿着马桶盖搜索了一圈,估计它也纳闷:前面明明已经瞄准一大块白肉,怎么一转眼就没了呢?
拍着拍着,我火气上来了,你说你这水蛭好好的不在雨林里呆着,跑到卫生间来吓我,而且还不打招呼。要是这真的没有发觉,臀部中招,实在算是奇闻,传出去不是丢人。想想就气,我要将它送回老家。考虑到水蛭超超超超强吸附能力,我拿了一片卷筒纸,引诱它上去,然后扔在马桶里,我抽!我抽!抽抽抽!一阵漩涡之后,它依然在,而且还往上爬了几寸?太强悍了,于是我在它身上再盖上一片,继续抽抽抽!它还在。我有点崩溃了。
最后尝试了N次后,估计它嫌烦了,终于放手而去。我大舒一口气,还是不敢怠慢,花了20分钟检查马桶圈内侧、马桶圈外侧、马桶圈链接处、马桶底座、马桶抽水箱、水龙头、地漏、浴帘、洗脸盆、甚至是镜子后面。惊魂之夜啊!
第二天在Tabin自然保护区,跟着当地自然向导再次开始雨林徒步,这次有了高帮套鞋,不仅不怕淤泥,而且似乎水蛭也不见了。
休息的时候我和导游Steven聊起昨晚的水蛭神秘遭遇,Steven哈哈大笑,他说最有可能是之前游客身上或者衣服上带着,然后洗澡的时候留在了卫生间,估计饿了好几晚,闻到人味才现身的。真是有缘啊。
那我问怎么不见水蛭呢?他又是哈哈大笑,随便一指,这里不都是水蛭么?原来不是没有水蛭,而是我近视没有看到留意。仔细一看,几乎底层树叶外侧和地面上都有水蛭,吸附在树叶上,另一头时刻准备勾搭在哺乳动物身上,蠢蠢欲动的。
我其实对水蛭还蛮有兴趣,只是自己不想成为被咬对象,Steven看出我的想法,把手凑上去,很快,水蛭顺着爬上了他的手。
也不是马上吸血,而是来回扭动,据说是在找血管。
Steven蛮有趣的,虽然已经近60岁,但是表现欲望极强。他说从不怕水蛭,因为从小在雨林长大的,说完把水蛭放在口边,想要吃下去的样子,给我拍照。没有想到这水蛭实在狡猾狡猾的,绝不放过一丝机会,就这一秒钟的时间里,水蛭噌的一声勾搭上了Steven口腔上沿,顺势深入。我们看的都毛骨悚然,Steven不慌不忙,用手在嘴里掏啊掏的,1分钟后总算把水蛭楸出来,揉成一团,弹出去。
后来又看到一条更大的。。。
再往后就到了著名的丹侬谷保护区,这里更原始,也是水蛭密度最高的地方
我跟着向导小伙在雨林中徒步,看他穿着到膝盖的水蛭袜,很淡定的。
我也在酒店小店里买了防水蛭的袜子,其实就是可以把脚和长裤裤腿放进去,一直到膝盖处扎紧的布料。即使徒步时穿着长裤和高帮靴,水蛭还是可以通过低矮树叶沾到裤脚上,如果往下到了鞋子里,就会比较麻烦,不利于徒步,所以防水蛭袜的主要概念就是保护脚步,将水蛭往上引。很快就发现敌人踪迹。
鞋子上也有,看它扭来扭去小果冻似的,真想告诉它,你离太远了,别扭了,到不了。
在雨林中徒步拍摄真的好累,大量出汗,闷热,还要心有余悸的尽量避开植物。
就在拍摄到这一张雄性红毛猩猩之后,我突然感觉腹部一阵剧烈疼痛。
不是说水蛭咬人不痛,因为它会分泌麻醉成分的嘛?可当时真的很痛,掀开T恤一看,果然中招,一条小小的细细的小水蛭已经开始用餐。
当时真的很痛,我问导游,这一般要吸多久,导游说大概20分钟吧。我怒了!想也没想就把它拔了出来,揉几下扔出去。不痛了,但是继续出血,一直到10分钟后才止。哎,终于没能逃离魔掌,还是鲜血了。导游笑嘻嘻看着我,说没事,我被咬过几十下。。。
所以大家记住,千万记住,衣服要束到裤子里面去。
路上还看到一对欧美白人夫妻,妻子的T恤上三大块血迹,要不是刚被水蛭袭击,我差点以为这里发生命案。恐怖的,估计是大水蛭,而且这女士也耐不住寂寞中途阻止人家用餐。
路上看到一条小蛇,其实也不小,2米来长,感觉比水蛭温柔好多。
这就是雨林啊!
又来!
最猖狂是这条,在我的佳能7D上寻觅,这可是专业级别机器,没有缝的!
这条是晚上拍摄的,安静了,好肥!
在酒店的宣传栏里,有一整面都是介绍水蛭,很有用的信息。
这一块介绍如何避免成为丹侬谷雨林鲜血俱乐部成员,首先衣着方面要把上衣束进长裤内,长裤束进长筒防水蛭袜中,穿厚质长裤以及高帮户外徒步鞋;其次在身上衣服裤子上喷洒杀虫剂可能会防止一部分水蛭攻击;如果水蛭在身上或者皮肤上,可以尝试弹掉它,或者用烟头烫,或者撒盐使其掉落;如果有条件将其放回树上或者叶面上。以及水蛭的医用价值,在19世界西方经常使用水蛭作为降血压和防止感染的医用,如今人工养殖作为抗凝血剂。但在婆罗洲历史上没有将水蛭作为医用的记载。
这块介绍:“懂它们就是爱它们”。虽然水蛭被视为雨林中最臭名昭著的生物,但事实上它们是很有趣的生物,进化到非常完美的适应雨林底层环境生活。雌雄同体,没手没脚,全靠两端吸盘。吸盘一旦接触到动物皮肤血管,就张开微小牙齿的温柔小嘴开始吸血,而且注入抗凝血元素,这就是为什么去除了水蛭还会流血不止数小时。每一次水蛭可以把自己灌饱到体重若干倍,然后掉落,之后几个月不用进食。
这一篇蛮有趣,介绍一些平时的错误认识,比如有人认为如果水蛭在吸血时候被拔下来,会把吸血器官留在皮肤或者血管了。这是错误的,知道我为什么敢拔了吧。还有有人认为水蛭会通过视觉或者嗅觉感知猎物。错误的,事实上水蛭是通过温差感官反应,这就是为什么猎物都是常温哺乳动物。还有比如有人认为大雨后水蛭更多,其实水蛭一直在那里,干燥的时候它们躲起来,因为它们需要潮湿空气,大雨之后自然舒服很多出来觅食。
这是介绍婆罗洲的水蛭种类,一共有9种之多,据说最长的30cm。额,看不下去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