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比亚】死亡盆地的顽强生命

标签:
纳米比亚死亡盆地枯树骆驼树沙丘生命对比旅游 |
分类: 南非-纳米比亚 |
2008年年底我们两人自费前往纳米比亚旅游,那是我们第三次前往非洲。纳米比亚是一个西南非洲的小国,很多人甚至完全没有听说过。当我们看到罗红所拍的沙漠剑羚和浑身涂满红泥的辛巴人,内心被深深震撼,刹那间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事实证明纳米比亚的确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推荐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那里旅游和拍摄的元素太多太美,比如世界上最古老、最高的独立式沙丘、大西洋海岸丰富的海上运动、十字角海狮王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颓废方丹、即将消逝的原始部落辛巴族、拥有百年历史的动物天堂埃托沙国家公园等等,当然还有更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
因为这几天正在和出版社进行《惊艳纳米比亚》我们书籍的排版工作,所以先发几篇文章热身一下,希望大家对这个国家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所了解,最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踊跃购买我们即将出版的这本旅游书籍。
今天先来说说纳米比亚一个比较有名的景点,叫做死亡盆地。死亡盆地是全球知名的自然遗产,众多电影、广告都来此取景。盆地里一棵棵屹立了几百年的骆驼枯树孑然矗立,苍凉壮美,地上留下昔日河床泥土的遗迹,映衬着身后的层层红色沙丘,蓝天白云,不由得感叹世间竟有这样一种凄美的存在。
因为死亡盆地在苏丝斯黎沙丘公园里面,所以我们也是到达苏丝斯黎沙丘公园之后的第二天上午去的。当时我们一早爬好著名的45号沙丘,下来之后继续驱车深入约 15公里,也就是距公园大门60公里之处,便是车行碎石路的尽头,一般外来车辆到这里就必须停下,改乘公园专用四驱车进入或者直接徒步进入沙漠。我们的车和司机都很专业,径直驶入。这里是彻底的沙漠,没有道路可言,但能顺着车辙印歪歪扭扭往前开。约前行4公里,司机乔治找了一处树荫底下停车,并从大箱子里面拿给我们两瓶冰水。在乔治的带领下,我们徒步进入沙漠,目标直指死亡盆地。
我们的座驾,就我们两个人独享,VIP待遇。
虽然才是早晨8点,但随着太阳逐渐升起,沙漠的温度迅速攀升,世界开始变得火辣,沉重的相机设备让徒步变得尤为艰难。乔治则扛着我们的三脚架,迈着轻快的步伐,已经在前方变成了小黑点。翻过几座小沙丘,乔治指向前方一片盆地说这就是著名的死亡盆地了。
眼前的死亡盆地果然不愧是苏丝斯黎沙丘区域中的神奇土地,整个盆地面积不大,足球场般大小,被三面高耸的沙丘环抱。在盆地里,除了干涸的泥土,就是到处孑然矗立着一棵棵枯死的骆驼树树干,屹立不倒几百年,苍凉且壮美。死亡盆地这个名字让人感觉很绝望,但我们完全被这些骆驼树的那种不屈不挠、向往生命的精神所震撼!
正在感叹死亡盆地苍凉之际,突然看见一只野兔从身边纵身而过,一路小跑在皲裂的土地上,飞也似地消失在视线外,难道它是沙丘王国的精灵哨兵?来告诉我们死亡盆地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难道是高温让我们产生了幻觉?
在死亡盆地拍摄,个人觉得关键在于捕捉死亡盆地中的强烈对比元素
1. 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天空湛蓝冷色调和沙丘盆地砖红暖色调所形成的对比是纳米比亚惊艳色彩的代表,可以选用枯树或者天空云彩作为画面主体,通过冷暖色调构图比例来表现作者思想
2. 死亡和生命的强烈对比:枯树肯定是死亡盆地的主元素,但是如果能够找到盆地中鲜有的绿色生命,通过镜头透视效果将绿色植物的勃勃生机作为主体,与背景的枯树或者干涸的泥土地形成对比,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3.
阴影和面阳区域色温的强烈对比:太阳升起后,部分盆地区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示出砖红或者土黄色暖色调,而由于四周沙丘的阻挡,部分盆地区域仍旧在阴处,呈现出偏蓝的冷色调,这种强烈的对比是很多摄影师所追求的完美效果,当然前提就是需要在日出前就赶到死亡盆地;甚至日出之后因为云层的遮挡也会使得沙丘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光影效果
4.
拍摄骆驼树除了常规的广角大场面拍摄之外,还可以顺着枝干向上拍摄,拍出树干努力的向着蓝天和白云,向着自由伸展着的不屈不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