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说话的石头——秀英采风行

(2012-05-14 09:03:47)
标签:

美丽乡村

采风

秀英

旅游

分类: 新月如钩
 (前言:很不好意思的是,这次,又免费旅游了一回,还又混吃了一顿,自己都要鄙视自己了。)
  这一次采风,是在烈日炎炎下。热带的阳光不是一般的毒,赤日炎炎似火烧啊,不知道野田禾苗半枯焦没。但是幸运的是,农夫心里不用如汤煮了,而我们这些采风来的又不是公子王孙也没有扇摇(关键是没有人在背后摇扇),就不是那么幸运了。
  然而,走进秀英区的美社村,还是让我们出乎意料了:这,是农村吗?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群用火山石堆砌起来的整齐的建筑群,靠路边的建筑立面,都被风格统一的火山石砖给贴得美轮美奂,统一而又有变化的色调让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万年以前桀骜不逊的熔岩不再奔腾时的不甘。每家每户的院门,也是统一的样式中有些许的变化,院门边上钉着的“科技示范户”之类的富有乡村特色的小牌,告诉我们这里是不折不扣的乡村,但行走在干净整洁的火山石石板路上,平整的石板路,与时俱进的路名,精致的路标指示牌,偶尔开过的小轿车,又在告诉我们,这里似乎是在某个城市的高尚住宅区。
  陪同的宣传部副部长很满意我们脸上的诧异和惊喜,介绍情况时掩饰不住自己发自内心的自豪。很显然,我们来的是一个档次比较高、投入比较大、规划比较好的文明生态村。“马上会有一个全国性的现场会在美社村召开”部长说,“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搞好会务工作。”
  我们很快就来到了美社村最高的建筑物——福兴楼了。这其实是一个四方形的碉堡,由本村产的火山石砌成,据说已见证了百年历史,至今仍然巍峨屹立,稳坐本村第一高建筑物的宝座。虽然说碉堡也好,瞭望塔也好,到如今都已失去了塔防的现实意义,但是仰望这座石头建筑,脑海里仍然是浮现出两个字:佩服。一不做,二不休,见这塔防建筑门户大开,我先冲了进去,迫不及待爬上了楼,一直爬到了最高一层。楼很坚固,虽然没有报建,但想把它划成危房违建还是很有难度。在最高点,透过碉堡的瞭望口,可以看到美社村的四面很远的地方,登高远眺,绿树掩映下,近处是一大片高低有致的青灰色的瓦脊,鳞次栉比,岁月让它们色彩开始斑驳,宛如刚开始画的一幅画。远处呢,马鞍火山岭披着一身青翠的色彩,稳稳地坐在那,仿佛还在回味万年以前的那次喷发,虽然激情已经凝固。
  第一次,我对海口乡村一级有如此大手笔的成功的规划表示讶异,甚至我觉得应该让全省省市几级的规划部门的头头都来这里挂职一段时间,提高一下业务水平和素质能力。
  “还有更漂亮的地方呢,让你们更觉得拍不够。”随行的宣传部干部微笑着催促大家收起相机,前往下一个村落——美孝村。直觉告诉我们,他不会撒谎。
  直觉又一次胜利了。
  美孝村,又是另外一种情调,她保留了完整的琼北火山文化类型古村落的一切信息。来到这个村,让我们相信,时间果然是可以倒流的。
  与美社村富有现代气息的豪华村门不同,美孝村的村门使用了厚重的火山岩凿出的条石,搭成规整的村门,两边则是用不规则的火山石垒出规整的围墙,堪堪把美孝村护卫得妥妥帖帖。走进村门,就走进了历史,仍然是火山石垒就的院墙接到了一起,便勾勒出小巷左扭右拐的曲折,偶有坍塌出豁口的院墙,院内的春色便毫无顾忌地探出头来。可能百年前甚至更早,这些火山石就已经被凿成砖石,砌成了通风透气保暖防水的屋墙,到现在它们还忠实地站在那里,尽管屋里的主人已经换了不知多少个。
  村子里并没有多少丑陋的现代建筑,尤其是中心区域,古村落的形态保留的相当完整,明嘉靖年间建村,五百余年风雨沧桑,火山石依旧,只是朱颜改。双臂上有青色文身的村干部非常热情,极力向我们推荐本村的几处人文景观:一座大庙,一口古井。庙名堂孝,供的却是雷公,留有乾隆年间上梁题字的大梁在复建时被恭敬地再次请回偏殿的梁上。古井名叫扬苍,已经不知道是何人在坚硬的火山石上凿出,四时不枯,人称仙井,现在由于有了自来水,此井已废。井盖也是石制,上有四个圆孔,从这孔里看下去,可以看到有四个指甲盖大小光点,自是井中水面反射井盖上的四个孔洞,同时也可以大致推算出井有多深。在那个没有现代化打井机械的时代,这井如何能打得这么深,看来真是神迹啊。
  有意思的是,村委会办公室墙上,几张照片让我们大开眼界,一张是2011年村里欢送金榜题名的应届大学生,画面上的人个个喜上眉梢;两张是外嫁女的合照,尤其大的那张,上百个外嫁女把画面挤得满满的,满脸都是回娘家的喜庆。这在其他地方还不多见。尊师重教,可以明理,省亲团聚,涵养人伦。可见这个村温情脉脉之下,古圣先贤的光辉从来是无法被遮挡得了。
  免费半日游结束了。一古一今的两个村落,会说话的火山石处处皆是,都是告诉我们,这样的风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珍惜。
  (后记:如果要发展乡村游,这两个村庄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接待能力和实力,游客们来到这里,有得吃,有得玩,可发思古之幽情,可学锄禾之当午,食有土产走地美味禽畜,炊则遍野富微量元素菜蔬,若时节恰当,漫山遍野都是时令水果,任君采撷。如果把这两个村打包成一个旅游项目,我想,可能会更加吸引海内外的寻芳客的,当然前提是这两个村不会贸然抛弃自己的先天优势,学城里人扒旧房盖新房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