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色崛起”的关键必须是“绿色”

(2012-04-26 13:34:28)
标签:

绿色崛起

杂谈

分类: 野狐夜话
    昨日的省第六届党代会开幕式上,罗保铭书记首提“绿色崛起”。这是建省20多年以来的首次,迅速引起省内外的广泛关注。
    罗保铭指出,海南经过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的发展,以人均GDP4429美元为标志,如今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更有条件、更加自觉地实现科学发展的新阶段,走一条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报告指出,到2016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森林总碳储量超过6000万吨,各市县城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空气清新、四季花开的绿色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报告非常振奋人心,发展的道路有千千万,但实事求是地讲,正在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只有绿色崛起这华山一条道可以走。因为只有“绿色崛起”才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是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是因时制宜的科学发展、是求真务实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我省现代化步伐的战略举措,实现绿色发展,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能走高消费、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路子,不能让今天的辉煌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
    什么是绿色崛起?“绿色”就是生态,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崛起”的基本含义是指(山峰等)突起。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意思上引申一下,就应该是“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众多区域中处于突出水平”的意思。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必然会走向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这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发扬,同时也是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省与批判。我个人理解,“绿色崛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它是一个集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环境质量状况、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于一体的综合概念,其核心理念是要在经济后发地区的跨越发展中高度重视修正工业文明弊端,积极努力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科学发展道路。站在这一高度上,反思海南的发展,是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的。  很显然的,“绿色崛起”中的关键,就是“绿色”。“绿色”是我省的特色,也是我省的优势。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青山绿水,椰风海韵,这都是不可复制的宝贵财富。但同时,海岛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受到破坏,将会是毁灭性的,很有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罗书记还讲到,海南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注重发挥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海南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要素资源、国家赋予的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政策、背靠13亿国人的消费大市场、省直管市县体制和人口较少等比较优势,形成叠加效应,转化为科学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个人以为所议甚佳,生态资源作为一种功能性财富,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要求和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阶段的到来,已充分凸显出来。海南生态资源优势十分明显,但依然处于经济后发阶段,面临发展和保护多重任务,所以必须准确把握海南未来发展的产业方向选择、产业重点部署等,在对海南特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中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增长和综合实力增强,提升海南的影响力。“绿色”强调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一种和谐的发展。而这种和谐的发展,首先是以自然和谐为先,来推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和谐互动发展。海南的发展模式要有自身特色,为了把我省的生态优势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产业、环境、人文优势,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生态生产力,在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同时,要把问题想透,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变生态优势为竞争优势,充分释放生态经济的潜力,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达到“崛起”的最终目标,但同时我们又必须强调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对资源开发投入补偿而实现良性生态循环,满足“绿色”这一本质要求。也就是说,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无论怎么发展,只要不符合“绿色”的要求,都不能算是科学发展。没有了“绿色”,也就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