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6,02,2021之不咸不淡


虽然是假期,但也没闲着,按部就班地做着应该做的,所以,在开学后,也没觉得有很大差别。半天在家,半天出门上课,傍晚七点左右放学回家,八点之前到家。
两者之间节奏相仿,但还是有很多的不同。
假期时,每天两公里单程去逛商店,每天行程在四到六公里之间。开学后,每天单程五公里,返程多是公交,全天也就是五公里左右。有时去76号一个往返,就加个四公里,如果是这样,就有可能去学校往返都是公交车。可是,究竟还是有不同,有落差,时不时就觉得累,累了就想偷懒。其实也没那么累。两个不同时段的主要不同还是节奏上的改变,最近以来,需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半天在教室时,精力还要完全跟上老师,这才是体力消耗的主因。
开学三周了,发现在课上听讲时,和去年相比,轻松了一些。虽然还是不能百分百地保证质量,尤其是交流问题时,张口就不自信,怕自己说的不对,前前后后地担忧,就错过了发言的机会。但一周五节课,除了英语外,在四个不同的项目课堂上,在大致上,已经能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思路,以及理解和完成老师的作业,尤其是和去年相比。当然还有不足之处,反而因为自己的这种弱势,在作业上做了更多的准备,或者说,认真了一些,因为有了余力。而多准备的这些材料,又从某种程度上推进了课堂效率。
检索了老师在网站上留下的所有作业,一一下载留存,也看见了老师提前布置在上面的题。有的课程已经准备在结课了,把测试题都放了上去。一门课结束之后,另一门将要开始。沿课程表看过去,陌生的课程,熟悉的老师的名字。没办法,学校太小,语言系转来转去就是这些老师。
总之,这是一个个人运动质量和强度都受损,但课业有进步的春天。
很有规律的生活,可能就会,时常感到窒息?想要突破,开个窗口,放松,故意打破日程表,找到一些逃逸的轻松感。
是的,故意。
比如昨天晚上。
放学后回来,因为是半跑半走,并不很累,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写日记。却故意在浴盆里泡着,吃着雪糕,看着一部六集的连续剧。只因为在这部剧的评论下面,写着观众们说在最后结局是有趣的大反转。为了这个,看完了前三集,还没有看到任何反转的迹象,只是一部有些沉闷的片子。本想直接跳到最后一集,又怕错过什么,于是从第五部半开始看,直到看完,那种玄幻的反转,真是不看也罢,一部不值得一提的连续剧。浪费了时间,却颇有些心满意足。早晨起来也完全没有补课的意思。
就是想浪费,想不做,啥也不做。
比如今天下午的英语课。
好好地完成了作业,也做好了准备要去。突然觉得这个英语课,浪费的时间多于所获得的,即损失多于收益。我不去上课,在一般来说是三个学生的课堂里,对老师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于是编了一个借口,请班长转交作业,自己留在家里,好好地读了一篇课文。
穿着羊绒睡衣,在家里呆了整整一天,温暖又无聊。
不过,人的精神算是休整过来了。
明明知道这些是破坏规矩的事,破坏了自己心心念念要遵守的规则,这算什么,算是一种戏谑,调皮?不去上谭的日子也并不有趣,浪费了的时间并没有填充为更有益的事情 ,这么做,没有什么目的,只是想放松,放下,不必时时紧绷。
最近以来还有个大问题是每天坐得太久,腹部的脂肪又无限堆积起来,坐姿也不能保证,时常人就堆下来。阳台上太冷不能站,房间里的桌子满足不了站着时能看到电脑或是书本的高度,看来一个高桌也是必要的。坐着,这件事,做得久了,也容易形成习惯,而且越坐越久,腹部越来越厚。
这个部位的肌肉是非常容易被破坏又是很难恢复的。与它做斗争是每个追求形体的人需要关注的头等大事。
正是冬之未尽,春亦迟迟,好好支撑一下一年里几乎是最灰暗的这段时间。生活并不缺少内容,警醒的是有质量地完成它。学习的一个目的,是看自己时更为理性。以前做事时,空话和套话非常多,现在对这些表达很注意,要么不说,要么就一五一十地说。十分警惕那些夸张的表达。
英语老师的作业是——
2050年我要做的十件事。
这是为了补我第一堂逃课的作业,英语老师说完题目,我马上翻翻眼睛琢磨,计划2050年我确定还有事吗?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希望自己还能有关于未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