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标签:
照片摄自柴河阿尔山不冻河傍晚时遇到这个女骑手 |
http://s10/mw690/001wKRb4zy7hY3AaKyB29&690
国产小说比电影的质量高多了。一本严肃文学杂志里的小说我能每篇都翻翻,而一部国产电影(以及韩国电影)能让我看20分钟就不错了。
国产电影我看得少,但国产小说几乎一部没落。当然一部没落不是百分百,毕竟原创文学杂志那么多。而且因为看得太多,大部分看过之后不记得了。小说名字和作者都不在我记忆里,往往需要读上几页,才记起它是我读过的。
余华在马原的新书《黄棠一家》首发式上的发言,发在了今年《当代》的第一期上。
http://s14/bmiddle/001wKRb4zy7hY3Cn1xPfd&690
余华就是写了很多小说那个,若干好小说。
《在细雨中呼喊》是经常被我引用的标题。
在这篇发言里,余华讲了和马原一起偷黄瓜,和坐轮椅的史铁生一起打篮球。他讲马原海南云南的跑,装修和盖房子以及得病的事。讲了去参加马原组织的演讲,俩人见面就聊天,直到上了讲台才回头看见自己的演讲题目。也讲马原拍纪录片,拍完之后磁带过时了电视台播放不了。
http://s15/bmiddle/001wKRb4zy7hY3CQpBk4e&690
显然这是个自己人,哥们,兄弟,发小。讲起对方,直接捣入光屁股的时代,无须美言。和他文中谈起那次演讲一样,这也是一场没有主题没有宣扬的发言,坐在下面的人一定不时会心微笑或哄堂大笑。
但也显然,这是一篇根本没有追求写作质量的——发言,而不是文章。它更像在一场饭局前的提酒词,说完这番话,直接拿起酒杯,吼一声:兄弟好久不见,来,走一个!所谓的江湖与举人的说法,也不过是一时起意,如果当作家离开饭桌酒足饭饱,坐下来拿起笔,再回想这个说法,可能会更细腻点也说不定。所以,读了这篇发言的你我,犯不着拿这个江湖的说法去较真。
要说一下的是,在这篇即兴发言里,余华在谈到与马原的交往时,提到的格非、莫言、刘震云、苏童等人,这些人大部分还在写着,还有作品。
http://s3/bmiddle/001wKRb4zy7hY3Db9D4d2&690
一名歌手之所以还是歌手,是因为他还在唱着,有新歌有演唱会。一个作家之所以还称职,也是因为他还在写着,而不仅仅是因为他当了作协主席。
就如余华提到的,马原要拍一部《中国文学梦》,找到央视,人家问你做这个片子干吗。马原说我想为中国文学做点事情。对方说,你要是想为中国文学做点事,就多写几篇小说吧。
——无论浸染多深的江湖,作家回到桌前,拿起笔, 把江湖写下来。这才是真格的。
http://s4/bmiddle/001wKRb4zy7hY3DpjB913&690
他在这篇的最后,说,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所有的生活都充满了财富,只不过是你开采了还是没开采。
他说他读完马原的这本新书,感觉就象是一个江湖中人写的。他说解放前有一句老话叫十年修成一个举人,十年修不成一个江湖。
http://s8/bmiddle/001wKRb4zy7hY3DSfrNd7&690
大概,没有一种生活不是江湖。谁能离开这鲜活的江湖呢,只有一头扎进这风云际会,沉浮由天。
http://s1/bmiddle/001wKRb4zy7hY3DDAqs50&690
哪怕是冬天里最冷的时候,中午的咖啡馆阳光很足,四个女人凑在一起唧唧喳喳地聊天。三个月没见了,话题很多。这时,进来了一群人,坐到了一个显然是预订好的大桌子边。我背对着这个大桌子,看到我对面的三个女友做出了略略吃惊略略不屑的表情。她们说,显然这是同学聚会啊。然后她们问我,你参加同学聚会么?我说不,无论在哪级学校,我的好友都只有一两个,完全没到能聚会的程度。
那你们呢?
她们一齐摇头。
看来,能坐在一起的,无不臭味相投。
那就不要提什么江湖什么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