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谷寺

(2016-03-18 17:49:02)
标签:

曾经有这样一个春节

分类:



http://s11/bmiddle/001wKRb4gy70dfcRPQufa&690




伊利亚问我,为什么你买来纸,在上面画,然后再把纸扔掉?


我瞪着他。


他说,你买来就是为了扔的吗?


不扔了难道挂在墙上?这么烂的字,至少再写20年才能给别人看。


其实,毛边纸吸油不错,我常用它来擦用过的油锅。算是它扔之前的另一个用处。


小侄女上六年级,个子高,走路窝着腰。上楼时我跟在她后面,说,你要挺直,其实气质就是直起来。弯着就没气质,直了就有气质。


临了多久的字帖,到底是两年还是三年,记不清了,字形是越来越相似,但“神”却不好说。神不似,气质便不像。一手没气质的字,就象人窝着,没神气。

 

 

http://s16/bmiddle/001wKRb4gy70df8CgKH3f&690

想象不出来江南三月是多么撩人,春花已开,绿意降临。在我们这里仍旧是“冰天雪地”、“春风融化”和“不时下雪”这三步曲轮番上阵。计划里的春天要在一个月后才见端倪,而薄绿,要在两个月后。


 

所以,即使是生来就在北方,也有相当的人不享受这里沉默漫长的雪季。其实正是这个,让生长于此的人有高壮的体格,也有明显区别于繁花淫湿的个性。


 

http://s9/bmiddle/001wKRb4gy70deRP9Xyc8&690


东谷寺离色达只一百多公里,离甘孜城不远。依山而建的村子,寺庙里有三百多喇嘛,藏品颇丰,收在专门的一间厅里可以参观。


15年春节,我和楚同学有二十天的时间,就来这里了。


14年的秋天曾第一次经过此地而停留。

 

 

 

 

 

 

 

 


半年时间,我就第二次来了。

 

 

 

http://s7/bmiddle/001wKRb4gy70deZYqay66&690

第一次见时就认识了土嘎喇嘛。彼时他正和几个喇嘛在路上闲逛,只有他的汉语比较好,可以回答我的问题。被我问及住处,他说先来我们家喝茶吧。之后又给我们安排了亲戚的新房住。

 

 

http://s3/bmiddle/001wKRb4gy70df1TMdAc2&690

土嘎兄妹三人常年在寺庙里吃饭,这次知道我们来,特意找了十七岁的外甥嘎玛来给我们做饭。嘎玛的姐姐也在,是小巧秀气的姑娘。土嘎家如大多藏居一样,一层是厕所和杂物,二层是住宅。阳光明朗的天井里,一半铺满了花草,还有一台缝纫机停在角落。

 

 

http://s2/bmiddle/001wKRb4gy70df2JNoRe1&690

 

土嘎带我们去转山,这座神山就在村子不远处。好几处都是有故事的地方。在某一处他伏地寻找,终于找到一块圆圆的石头,说这是运气很好东西。无论多么神奇,小小的家伙终究不好保存,没多久就不知道跑到哪儿了。

 

 

http://s4/bmiddle/001wKRb4gy70df48TE7f3&690

德嘎是弟弟,第一次见时就教我们念四句的平安咒,我录在手机里,直到现在,仍然是每天早晨唤我的闹钟。德嘎笑容清澈,嗓音纯净,不拘小节,个性活泼。妹妹自小体弱,一直跟着哥俩,三十多岁的姑娘还象个孩子一样。我们在康定给她买了围巾,她拿到后回到自己房间里半天没动静,哥哥说,她在悄悄地高兴呢。

 

http://s6/small/001wKRb4gy70dfbrWbX05&690

我们在寺庙里听喇嘛念经,悄悄拍小喇嘛。有个坐在后面的五六岁的小喇嘛,前一刻还偷偷看着我笑,过一会就吓哭了,被老师用眼神唬住。那要命的可爱模样,让我久久留在相机里,直到今天都不忍心删除。

 

 

 

 

http://s1/small/001wKRb4gy70dffeJTq00&690

好吧,我这个拿着相机的坏阿姨。

 

 

 

 

 

 

http://s5/bmiddle/001wKRb4gy70df6BPCsb4&690


厨房里巨大的锅和勺,正做着酥油茶,热气蒸腾。


 

 

 

 

 

 

 

 

 

 

 

 

 

 

 

 

 

 

 

 

 

 

 

 

 

 

http://s10/bmiddle/001wKRb4gy70dfgYzBn19&690

喇嘛们一天的生活都在寺庙里,定时的吃东西喝茶,每人的餐具和青裸粉也都在座位边。

 

 

 

 

 

 

 

http://s10/bmiddle/001wKRb4gy70dfymWUh59&690

打扫用餐,都有专人负责。

 

 

 

 

 

 

 

 

 

 

 

http://s14/bmiddle/001wKRb4gy70df9U8fr0d&690年龄大一些的喇嘛尽量不看我,以显示自己念经的专心和对我们的不介意。年龄小的则丝毫不掩饰好奇,争先恐后地跑到我的镜头里。

 

 

 


大年初八,东谷寺布施。中午前后,有十几个城里来的藏民,我们和他们一起,给每个喇嘛布施。三百五十多位喇嘛,我按每人五块钱换的零钱,我分三元,楚同学分两元,众喇嘛一边念经一边等我们,嘿嘿,也挺壮观,一圈下来算是个力气活。

 

 

http://s4/bmiddle/001wKRb4gy70df5uRfZ73&690

第一次做这事,我们都有些兴奋。一众喇嘛也很期待,无论老少,都把我们的布施当作奖金,喜悦而平静地接受了。有些不在场的喇嘛,也会有人代领,告诉我们代领两份或是十五份。


寺庙是藏区文化的焦点所在,在藏区进寺庙也是必须的,但我却不曾认真参拜,也没有布施过。这次在过年期间来到东谷寺,从土嘎那里知道有布施这回事,做一次下来,让我更贴近这座寺庙,也让楚同学看到藏传佛教文化的一角。

 

 

http://s10/bmiddle/001wKRb4gy70dfPMcgF49&690

这二十天的时间里,我和楚同学每天晚上看电影,吃泡椒凤爪。旅行的时候,找旅店,吃可口而有趣的。在土嘎家里,德嘎和我们一起还包了饺子。

 

 


他们兄弟是吃肉的,在多肉少菜的藏区,妈妈希望他们从小就能身体强壮。土嘎说喇嘛们中有人吃素,有人吃肉,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习惯,彼此并不干涉。土嘎和其他喇嘛一起去内地旅行,在餐厅里也点荤菜,而吃素的喇嘛则保持吃素。


这让我想到,接触藏传佛教这么久,其实并没有太多禁忌,这不许那不许的事不多。无论是喇嘛还是寺庙,对我这样的游客,需要注意的事项都很有限。往往我想做什么,对喇嘛示意时,得到的回复都是宽容不在乎的神情,甚至无人阻挠、说不。藏民在寺庙的行动也多随意,没有让我很明显地感到有什么刻板地条规在约束他们。反而我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些来自内地的游客,自以为对佛教有诸多了解,常有种种这样那样的说法,似乎不要求一下,就是对寺庙的不敬。

 

 

http://s9/small/001wKRb4gy70dgNikNG18&690

我现在知道的,一是进寺庙要脱鞋,二是转寺时,无论寺庙内外都是从左向右。转山也是这个方向。除了这两点,其它的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因为我每次进去,看到的都是喇嘛们坦白的眼神。

 

 

 

   东谷寺春节之行,距今整整一年了。土嘎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给我做饭的小伙子嘎玛,在我们分别后,和楚同学表示想称呼我“干妈”,于是楚同学又多了一个兄弟。1511月初我从四川返回北京时,经过绵阳,看见了这个已经在读大一、正在思念父母的小伙子。

 

http://s5/small/001wKRb4gy70dgMzvy4e4&690

我想我还会再去的吧,那片依山而建的村子,精致丰盛的寺庙。

 

 


迄今为止,兰芝走过的国家都比我的多。我对异国没有太多兴趣,也许是和毛子沟通得久了,知道如果无法用语言和思想做桥梁,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与了解,只是去看看,那么这样的走马观花,不做也罢。

 


http://s1/bmiddle/001wKRb4gy70dgOlHxe70&690

春天了,又是进藏的好季节。


我的日的地还是那里嘛?

 

 

 

 

 

 


离开东谷寺,我们去色达。虽然一百多公里,但路况不好,而且没有通勤车。土嘎帮我们找了一辆车,是拉萨的牌照,一个汉装的藏人司人。车一上路就开得很快,我看着路上的尖石头有些担心,问他是不是经常走这条路,他说是的,经常拉客人跑。我也就放心了,也许人家对这路有信心也说不定。五十公里处,车胎被扎。司机一看轮胎,脸就绿了,说备胎已经扎坏,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轮胎可以换。我对司机说,你搭后面的车去色达换轮胎,我和楚同学在车里等你回来,多晚都会等你的,你补了胎再回来。他思忖一下,说,继续走吧。我对这个决定很吃惊,但没办法。拖着这个破轮胎走了二十公里,整个轮毂都报废了,前杠和避震也都坏掉,已经无法行走。我走到山坡上找到移动的信号给色达打电话救援,电话里表示条件有限,无法救援,而且过年期间也找不到人。这个司机这时候表现出没有办法的样子,着实让人气不得恨不得。最后我们只好把车扔在路边,拦住后面一辆面包车,一起到了色达。司机再返回头想办法救自个的车。


够奇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惊蛰记事
后一篇:清明节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