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差距:亚巡球员和美巡球员的数据统计差距

(2012-05-04 22:40:35)
标签:

高尔夫

美巡

亚巡

差距

中巡

球手

体育

分类: 技术探讨

前几天有朋友让我帮忙找些美巡球员的数据。他参加国家级培训,老师发了一套数据让他们分析。用来分析的样本是现役亚巡某球员的数据。下面是一些基本样本:

杆数:71.9(+0.3), 推杆数:31.3推, 罚杆:0.3, 上果岭率:72%,  标准杆上果岭推杆:1.84推,非标准杆上果岭推杆:1.42推, 一号木平均距离:263码,最远距离311码,上球道率:92%;三杆洞成绩:3.2; 四杆洞成绩:4.1,五杆洞成绩:4.7; 另外还有一些数据,比较细了,不一一列出。

 

我查了一下美巡,亚巡的数据。该球手在亚巡的统计数据里面基本在中间。成绩可以排到35位左右,推杆在95位。但放到美巡,除了上球道率和果岭率很高外(比较象单场球的数据),其他所有数据基本都在最后。该球员基本上都排在168位或以外了。按美巡2011数据统计,该球员成绩排在179位,推杆成绩在184位,PAR3成绩拍186位,PAR4成绩排在164位, PAR5成绩排在111位。其他还有很多,按这些数据统计分析,该球员如果去打美巡,部分能晋级,但生存会比较艰辛。但是这样的球员在亚洲也是优秀球员,他的日程表里有日巡,同一亚洲和亚巡比赛。

 

再列几个美巡球员的2011年数据,1号木平均最远距离 J B HOMLES 318.4码(57轮),最远距离 是Dustin Jonhson在Deutsche Bank 第四轮第7洞中开出463码.排名第十位的是 James Driscoll 在Reno-Tahoe Open 第一轮第5洞中开出399码。平均成绩排名第一的是 Luke Donald 68.86杆。每轮平均推杆排名第一是Kevin Na 84轮 平均27.75每轮。亚巡的数据就不贴了,基本上亚巡顶尖球手数据在美巡选手数据里面是排在中间。也就是说亚巡顶尖球员可以在美巡立足,普通亚巡球员基本上打不上美巡。中国球手的数据我没有查到,按我自己的了解和目前几个比赛的情况。中国球手恐怕在亚巡选手的数据里面排在比较后面,只有几少数顶尖球员可以在亚巡,日巡混,但美巡恐怕会比较吃力。这在梁文冲这几年的战绩可以看出。

 

我的问题来了,一个是亚巡,美巡都有数据采集,美巡做的最好,有个专门的机构在做。大量的是采用志愿者,采用激光测量,数据极多而繁杂,但就推杆就有一推,二推,三推,平均推杆数,10码内一推,15码推,20码推等等统计,共89个子项。数据可回溯自60年代。其他的各个项目也都有很多细分内容。亚巡差些,但基本数据都还有。欧巡,奥巡也都有。唯一我没找到的是中巡数据。不知道是我信息不够还是。。。

 

二是中国球手自己有没有自己的监测数据?职业球手或以职业为目标的球手如何记录监测自己的各项数据,提供给教练和研究人员分析。我看到有不少人也在自我记录,但是相对而言,数据记录和监测的比较粗糙也不够全面。职业球手是否真实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Gary Woodland http://i.cdn.turner.com/pgatour/.element/img/1.0/main/titleist_38x11.gif 31 450 Hyundai T of C
Gary Woodland http://i.cdn.turner.com/pgatour/.element/img/1.0/main/titleist_38x11.gif 31 450 Hyundai T of 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