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在《两个大佛》中写道:
“四川乐山大佛的脚指甲上可以容四个人打扑克,大佛坐着高达76米,站起来有多高?不知道,据说是世界第一大佛。大,不一定就有气势,人们从高处去瞻仰大佛,先见其顶,往往好奇地衡量那大耳朵和长眼睛的尺寸,但并不感觉到磅礴气概。往下俯视,才知自己原来在山之巅,立足大佛之上。大佛脚下江水滔滔,十分惊险,胆小的人是不敢顺着那陡而窄的石阶下到大佛的脚指甲上去打扑克的,甚至有人往下看一看便头晕。我爬到佛的脚下仰望佛面,高不可视,也难作画。我再爬到与佛的腰部等高的地方观察,依旧如瞎子摸象,不识全貌。最后我雇了小舟,冒着急流划到江心的沙洲乱石堆里回顾大佛,全貌看清了,但离得太远,巨大的佛被透视规律缩小了。
只有燕子,它上下左右飞翔,时时绕着大佛转,忽而又投入大佛的胸怀,飞累了就栖止到大佛胸前的杂树中去!那才能体验大佛的高耸和阔大。我追随着燕子的行踪画了大佛。峨眉山上的雨飘来了,又飘去了,于是彩虹在佛后升起,我便迅速地画下了彩虹,虔诚的老太太们说这是佛的光环。”
http://s9/middle/53742e784aa4f4beadf28&690
乐山大佛(墨彩)(1979年作)
http://s4/middle/53742e784aa4f4c1c3893&690
乐山大佛速写
http://s12/middle/53742e784aa4f4c5f866b&690
乐山大佛素描
后来,吴冠中进一步回忆创作乐山大佛的过程:“四川乐山大佛,坐着,高七十一公尺,是世界第一大佛,如他站起来,还不知有多高!不过,单凭巨大倒未必就骇人,主要是由于岷江和青衣江汇合的急流在他脚下奔腾,显得惊险万状。当我了解到由于此处经常覆舟,古代人民才凿山成佛以镇压邪恶,祈求保佑过路行舟的安全时,我于是强烈地想表现这种劳动人民的善良愿望和伟大气魄。冒着急流险滩,我雇小舟到江心写生,大佛虽大,从远远画来,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石刻,只能靠画中的比例来说明其巨大的尺度,但这只是概念的比例,逻辑思维的比例,并不能动人心魄。我于是重新构思,到大佛脚下仰画其上半身,又爬到半山俯画其下半身,再回转头画江流……是随着飞燕的盘旋所见到的佛貌,是投在佛的怀抱中的佛的写照,佛的慈祥安宁,似佛光的雨后彩虹……想让观众同作者一起置于我佛的庇护之中。”
http://s3/middle/53742e784aa4f4def5862&690
四川水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