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有不少朋友写微信或建立自媒体平台后赚钱了。这是内容开始值钱,似乎开始值钱的信号。以前写作是免费的。不光写的人免费,用的人也免费。
比如在BBS上,写作只有打笔仗的价值。一些人在BBS上呼风唤雨,但仅限于一个虚拟的ID。到线下,谁也不认得谁,更没有网站为写BBS帖子的人付费。除非写出名气,跑到一些传统媒体去写专栏。那这点收入,也实在太少。一篇稿费三五百算是多的了。且往往还随着杂志的倒闭,有的人一欠就一两年的稿费收不到。当然,一些在BBS上做营销的人赚钱除外。那些人后来被冠以黑公关的名头,着实被害得不轻,算不得靠写作赚钱。
再后来,BBS式微,博客起来了。这时候,开始有自媒体的概念。Dan Gillmor 的 We the Media的普及,似乎看到了内容的价值。但很可惜。国外没看到价值(写营销的Blog除外,他们其实也是靠用户的追捧,拿到了部分Google广告的收入),国内更是没有看到价值。Blogchina发起了中国的博客运动,很可惜,在新浪腾讯搜狐和网易各自开始做博客后,博客中国都快搞不下去了。各种博客托管平台,免费给用户使用,写作者的价值也自然就免费了。特别是新浪博客出手后,名人推动制度,使得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在大V的光环下,慢慢没了动力。不要说靠博客赚钱,博客赚点名气和粉丝都很难。
博客的数千万写作者,良莠不齐,比BBS时代还明显。自然,一些写得不错的,开始转换身份为专栏作家,一些走明星路子的,开始做一些出版。但收入还是低得很。靠名气赚了一点稿酬,但内容还是不值钱。该转就转,该盗版就盗版,该去掉作者换成他人名字重新发布就重新发布。文字就跟冤魂野鬼一样,在Blog空间里流转。
大概新浪博客看到这么多写作者的价值发挥不出来,或者希望在博客平台上卖点广告。也曾一度在一些人的Blog上放广告。我不知道明星如韩寒和徐静蕾等一年能拿到几百万广告费,但普通写作者如我这样的,总访问不过几百万,拿到的广告费我真统计了一下,不超过200块。以在新浪博客平台上500篇文章算,每篇文章还不到5毛。很可怜。这说明,新浪靠内容卖广告的能力,真的很差。
博客不赚钱,等于写作不赚钱。博客时代很快又过去了。09年开始的微博时代到来。写作者纷纷变身微博作者,大多数Blog从这个时候开始,都荒芜了。少数坚持写作者,是因为有一些固定的RSS订阅用户。一旦等到连Google都关闭了自己的Google Reader,那些RSS订阅用户都没了后,继续坚持写作者,越发少了。
微博火起来后,一键转发的机制,让写作者靠内容卖钱几乎成为梦想。但不是说微博就不赚钱。回到BBS的老路,很多靠微博营销的人,赚钱了。这是话题设置的能力,这是微博转发链的价值,和内容无关。因为网络营销的内容,大多数由企业指定,平时吸引人气的内容,都是转来转去,更加孤魂野鬼状。重复的垃圾信息制造。内容作者更加可怜。
微博慢慢也没人玩了。开始微信了。微信公共账号,是一个更加封闭的Blog系统。靠一个完全封闭的订阅机制,符合读者的长尾理论。那些订户多的,比如教人如何玩微信的,比如一些自我吹捧厉害的账号,订户会越来越多,而订户少的,写作的价值越来越低,更加缺乏读者,也缺乏价值。微信埋没了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啊,连转发都没有,比如我这个{小恶心微吐槽},每天的转发都是个位数。微信又推动了多少虚假的垃圾的内容。比如中医养生,心灵鸡汤等。这些信息在微信朋友圈横行霸道,实际上价值还是在养一些大号,准备随时做营销。它还是没有内容的价值,更多是潜在的营销价值。
但因了微信的封闭,内容似乎开始值钱了。比如最近看到很多账号,转发一些名人的文章,会强调“得到作者授权”。这在Blog时代和BBS时代是绝无仅有的。不是因为人们更重视知识产权,而是微信有其封闭属性。一旦举报,就会被删除。用“授权的方式”来制造内容,售卖内容,让人们看到了好内容的价值,似乎看到了文字卖钱的曙光。
因为微信上因封闭带来的内容的营销价值,百度和新浪以及搜狐和网易这几家后进者,害怕在移动时代因为没抓住内容而担心,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这些平台和微信公共账号其实方式类似,不过是给写作者内容估值的方式有了变化。百度百家靠广告,搜狐靠拉企业来合作,新浪暂时还没想明白如何来做。但内容,似乎确实有了一点商业价值。
写作者还在那里迷茫苦逼,但部分人,看到了曙光,也就确实多了一点动力。但想要真正让内容有价值,平台的完善是一个方面,写作者的持之以恒更加重要。一天坚持写作1000甚至2000字是一个基本的训练。如果你真的觉得写作可以卖钱,从今天开始,写1000字吧。或许,下一次机会等着你呢。谁说不可能呢。

(小恶心微吐槽 mobilew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