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E人E本新品T6谈中国式创新

(2012-11-06 09:31:56)
标签:

中国式创新

e人e本

t6

商务平板

安卓

it

创新工场CEO @李开复 在自己的Linkedin帐号上,开始写博客,专门向老外推荐中国的互联网创新案例。从腾讯的微信,到新浪微博,再到科大讯飞。写到第三篇,他开始在微博上征集“还有什么值得写的案例”。他自己研究创新在中国的发展,并身体力行。似乎写到第三篇(当然仅限于高科技、互联网领域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方向),就开始有些迷茫。竟然找不到足以值得推荐给老外的“创新案例”了?

我当时转发并评论了一条微博,推荐了一个类似科大讯飞语音云的基础案例:高德地图。但当时还忘记了一个,就是E人E本。E人E本是硬件,但更重要的战略是一个云服务,也应属于移动互联网创新的一个方向。所以,再次推荐这样的中国式创新的企业。

今天想起来,是因为前几天,E人E本赶在iPad mini发售前夕,发布了T6版本。要知道,E人E本的T5版本也才刚刚发布不到半年,紧接着又推出了创新十足的T6版本。是迫于市场的压力,还是创新的释放?似乎,应该从T6的特点谈起。(网易有产品专题:http://tech.163.com/digi/special/t6/

先看一条新闻,标题为《E人E本T6打造完美“中国商务派”

近日,商务平板领军厂商壹人壹本推出了具有浓郁中国风范的新一代商务平板电脑T6。作为最早进入商务平板领域,也是唯一一家坚持数字书写的平板电脑品牌,E人E本的新品再次艳惊四座。E人E本T6凭借商务亦惊艳的外观设计,极致自然的手笔双控技术,原笔迹数字书写与商务应用的紧密结合,提供了“软件+硬件+云服务”的一体化商务办公解决方案,不愧为一款完美的“中国商务派”,同时也让E人E本“手写为形,商务为本”的理念得到再度升华。


我从T2开始关注E本,用过T2、T3 等2款E本产品,对T3的感受最为深刻。因为当时和iPad 1代同台竞争且有独特“创新点”的平板电脑,只有T3属于“能用”的范围。其他安卓平板多数缺乏核心“功能”,缺乏可用性。可以说,多数安卓平板都呈现商务不足,娱乐无趣,品质缺乏,艺术落后的特点。唯独T3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当然,同期的iPad销量高歌猛进,掩盖了T3的“创新商务派”的光芒。

E人E本在iPad的压迫下,不慌不忙,不走大而全的路,坚持“商务”特色,手写、黑色体验和高品质是它和iPad不正面竞争的三大法宝。直到发布T4、T5,每款都有核心功能点的“着重”和“提升”。比如T4的坚持“中文手写”,并特意跑到河南安阳召开数百人的发布会,“传承中华书写文明”。T5的“手笔双触控”技术,直到这次T6的发布。T6加强了笔的功能(手写、笔记本和商务办公),还实现了“电话”+“办公云服务”,全新的设计以及强大的商业功能,使E人E本公司彻底从一家“硬件制造和售卖”企业,变身“软件和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这种渐进式创新,让T6在iPad mini+三星Note II+众多新款Pad的压迫形势下,依然保持着独特的拥有商务创新价值的卖点。(诸多卖点解释:http://tech.163.com/digi/12/1102/10/8FA470VI001666SS.html

从E人E本新品T6谈中国式创新

E本T6产品的发布,体现了这家公司所秉持的一些远景和灵魂。比如“坚持做提供卓越产品的公司”、“坚持做有灵魂的产品”、“坚持原创的”、“核心为本”、用核心技术,手写识别及应用、明确而清晰的商务定位,在五年时间内,持续秉承着一套完善的产品理念:以Pad为载体、以数字化书写和识别为核心技术、以商务办公为核心应用、以智慧云为粘合剂,做到持续专注于:1、物理书写体验;2、笔迹呈现、搜索、识别模式的研发,包括具有核心技术和特色的原笔迹搜索。3、办公应用的结合4、五年持续专注于平板与PC的无缝联结等。真正用创新,定义了中国商务派。

当然,中国式创新不能满足于在一些功能点上做一些小创新,更不能满足在某些功能点上比国外大厂商产品有先进性就停滞不前。面对强大的国际对手,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功能创新甚至战略上创新,都无法撼动大企业强大的产业链占领和市场控制能力。特别要强调的是,在中国创新,最合适的路径是和着重点是:针对小范围特定人群,针对中国用户的特别需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响应;坚持不懈持续改进;戒骄戒躁未雨绸缪,充分理解用户对产品的感情需求;防止被大公司和市场规模牵着走。

keenkang 201211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