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品牌制造业世界品牌政府管理品牌意识 |
看到一个对话,唐·舒尔茨、唐骏:谈中国为何没有世界级品牌? http://sinaurl.cn/htcb7。有些感触想发。
舒尔茨是知名的整合营销专家,唐骏是中国经营个人品牌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眼光,已经是世界级眼光了,所以,说得应该不会太离谱。看了一眼他们的对话,发现两个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谈及中国没有世界级品牌的原因,包括贪图便宜所以没有良好的质量,唐骏更从心理角度分析没有好品牌的原因。并且,唐骏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向日本学习,而不是向美国学习。他说的学习,应该是学习那份细致和管理。
从品牌的概念来讲,世界级品牌自然是满足全世界用户的产品品牌。中国看起来是很少。中国只有贴牌生产的能力,没有制造自我品牌的能力。
但我认为,中国的世界级品牌应该用服务的人数来核定。比如中国的银行,保险公司,电信服务商、邮政服务等,都还算是非常非常牛的世界级品牌。用户动辄数亿,已经不是一般的“世界品牌”可比的。为何,我们还认为自己没有世界级品牌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良好美誉度的品牌。前述企业所拥有的品牌,多数是垄断性企业所拥有。市场垄断几乎成为人们不喜欢它的直接理由。
而想在非垄断领域产生世界级的品牌,首先得要有世界级政府。
为什么说世界级品牌必须有世界级政府保障呢?因为,如果没有政府的良好管理,任何一个追求质量的企业,最终都会被山寨化的企业所打败(从市场、原材料、设计和人才,全部山寨化),要成规模地产生世界级的品牌,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另外,民众的意识对品牌的催生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民众还没培养品牌意识,如何可能推动世界级品牌的诞生?没有品牌意识的民众,只会人云亦云,只会追求时髦,只会炫富,在国际品牌的包装下,购买了所谓的世界级品牌,多花了钱,用钱来代替品牌。
以nike和adidas为例。都是中国企业代为生产的鞋子。在美国买不到100美元一双,制造成本不到20美元甚至更低趋近10美元。附加值都被美国品牌拥有企业和经销商拿走了。同样的生产商如果制造自己的品牌,最好的如李宁的鞋,估计也只能卖到nike等一半左右的价格,更遑论那些没有品牌的制造商。如此状态,让中国只能沦为全球制造工厂,很难拥有真正的品牌。而舍近求远购买到国际品牌的用户,以白领或家庭收入支撑下的年轻人甚至婴幼儿,就成为被国际品牌绑架的新人类。
以各地方政府为首的纯GDP派,占据了各级政府的关键位置。这种管理人才的配置,让自主品牌诞生的土壤,永远成为国外品牌的肥沃之地,而成为国内品牌的盐碱地。想学日本和韩国,首先政府的管理思路,必须跟上日本和韩国。别无他法。
舒尔茨是知名的整合营销专家,唐骏是中国经营个人品牌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他们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眼光,已经是世界级眼光了,所以,说得应该不会太离谱。看了一眼他们的对话,发现两个说的有一定的道理,谈及中国没有世界级品牌的原因,包括贪图便宜所以没有良好的质量,唐骏更从心理角度分析没有好品牌的原因。并且,唐骏还提出了一个建议,向日本学习,而不是向美国学习。他说的学习,应该是学习那份细致和管理。
从品牌的概念来讲,世界级品牌自然是满足全世界用户的产品品牌。中国看起来是很少。中国只有贴牌生产的能力,没有制造自我品牌的能力。
但我认为,中国的世界级品牌应该用服务的人数来核定。比如中国的银行,保险公司,电信服务商、邮政服务等,都还算是非常非常牛的世界级品牌。用户动辄数亿,已经不是一般的“世界品牌”可比的。为何,我们还认为自己没有世界级品牌呢?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良好美誉度的品牌。前述企业所拥有的品牌,多数是垄断性企业所拥有。市场垄断几乎成为人们不喜欢它的直接理由。
而想在非垄断领域产生世界级的品牌,首先得要有世界级政府。
为什么说世界级品牌必须有世界级政府保障呢?因为,如果没有政府的良好管理,任何一个追求质量的企业,最终都会被山寨化的企业所打败(从市场、原材料、设计和人才,全部山寨化),要成规模地产生世界级的品牌,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另外,民众的意识对品牌的催生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民众还没培养品牌意识,如何可能推动世界级品牌的诞生?没有品牌意识的民众,只会人云亦云,只会追求时髦,只会炫富,在国际品牌的包装下,购买了所谓的世界级品牌,多花了钱,用钱来代替品牌。
以nike和adidas为例。都是中国企业代为生产的鞋子。在美国买不到100美元一双,制造成本不到20美元甚至更低趋近10美元。附加值都被美国品牌拥有企业和经销商拿走了。同样的生产商如果制造自己的品牌,最好的如李宁的鞋,估计也只能卖到nike等一半左右的价格,更遑论那些没有品牌的制造商。如此状态,让中国只能沦为全球制造工厂,很难拥有真正的品牌。而舍近求远购买到国际品牌的用户,以白领或家庭收入支撑下的年轻人甚至婴幼儿,就成为被国际品牌绑架的新人类。
以各地方政府为首的纯GDP派,占据了各级政府的关键位置。这种管理人才的配置,让自主品牌诞生的土壤,永远成为国外品牌的肥沃之地,而成为国内品牌的盐碱地。想学日本和韩国,首先政府的管理思路,必须跟上日本和韩国。别无他法。
前一篇:苹果iPod历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