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IT”不如入行“工厂”
标签:
it讨薪深圳杀人 |
| http://epaper.nddaily.com/H/res/1/2792/2009-04/19/SA09/res01_attpic_brief.jpg |
| 被砍伤的讨薪男子小王正在市二医院接受治疗。本报记者高贵彬摄 |
有个笑话。一位叫信海光的朋友,2000年的时候,他的女同事委托前台同事帮她去印名片。头衔是“IT评论家”,结果名片拿到手,变成了“工厂评论家”。2000年,很多印名片的人还不知道什么是IT,手写的IT,很像工厂,所以就闹了这么一个“工厂评论家的笑话”。去网上搜“信海光+工厂”,第一条就是这个工厂评论家的笑话。
今天看到上周的一条老新闻,看了心里很不舒服。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个小伙子在两个朋友陪同下到他所在公司讨工资,因口角引发打斗,致三人被砍,一人当场死亡。4月18日下午1时,福田区华强广场C座21楼一家公司内发生砍人事件。警方将两名行凶嫌疑人带回调查。记者在市二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伤者小王。他告诉记者,砍他们的是他所在公司的老板等。他自称21岁,在华强广场C座21楼一家做U盘生意的小公司工作,上班仅一个多月。
一句话总结:入行“IT”不如入行“工厂”,小伙子讨薪被砍伤,曾入一“IT”公司,疑为黑“工厂”。
深圳华强广场附近,很像北京的中关村,主要是各种电子市场和IT小企业在那里盘踞着。中关村的现状大家都知道,卖盒饭的都比一块硬盘挣得多,小老板们估计在经济危机情况下,过得不比宋祖德舒服。
小伙子的讨薪,就注定带有了悲剧色彩。但南方工厂更加倒闭得多,估计讨薪也无门。看了报道,很是难受。什么时候中国的IT产业更多高附加值的企业,估计这类血色讨薪的事情,会少很多。否则,不光小伙子讨薪会被砍,这样的老板自戕的几率,也会增高。
前一篇:九城失暴雪并非只有死路一条
后一篇:SNS网站的一个交友弱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