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移动漫游费取消听证会it |
最近关于手机漫游费到底是降价还是取消的问题,各方观点各异。一些运营商代表能说出很多理由,认为漫游费只能降低,不能取消。似乎取消了就是洪水猛兽,对老百姓生活以及国家财富是绝对的破坏。而一些所谓的学者代表和教授什么的,说出了漫游费分好几个部分,扯出了先摘清楚什么是漫游费然后哪一部分可以取消,哪一部分不可以取消只能降低的"漫游费学者言论"。另一些媒体则综合了前两者的说法炮制出了漫游费关系整个移动运营产业的未来,一味地取消可能会出现消极作用,不降价也不符合国际惯例云。这些媒体的做法,完全是在和稀泥,一方面不得罪读者,因为读者多为期盼着移动漫游费取消的用户,另一方面又不得罪运营商,因为运营商是它们的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读者们在媒体的劝说下,似乎还真就接受了一种观点:移动漫游费只能降价,不能完全取消。
但是,代表消费者利益的消费者协会的声音却很明确 :漫游费的最好选择是完全取消。因为在很多国家,同网之间的漫游费 ,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一直没存在过。这种做法,才体现了移动的本质 特征:同网同价。
我来分析一下,为何同网同价才是移动的本质特征。
电话刚出来的时候,大多数富豪家庭才装有电话。比如我去看过莫斯科 郊外的列宁故居,列宁从1918年遇刺后一直住在那里直到去世 。这个房子乃是征用而来,原房主是沙俄很有名的一个庄园主 ,据介绍,该屋建设有远东地区最早的一部电话机。那部电话机就放在 进门客厅的最重要而显眼的位置。当时装电话的人很少 ,打电话的人也不多,所以作为该地区最重要的一个通信设备 ,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彰显其价值。
后来随着电话的普及,很多人发现在客厅接电话实在多有不方便 ,更何况挂起来一个大盒子,麻烦。电话机就开始朝小型化进展 ,并进入到了卧室。毕竟在床上接电话比大晚上跑到客厅接电话更多 。再后来,人们慢慢又习惯在每个屋子里串接一个电话机,到最后 ,浴室也安装有电话,家庭的每间房几乎有安装有电话 ,这样随时方便接听。电话机的大小,也从一个大柜子大小 ,慢慢缩小为只有一本书大小。
一个房子到处都安装有电话的习惯,慢慢演变为在屋内使用无绳电话的 形式。一个发射装置,一个接受装置,就可以在家里任何一个角落打电 话了。随着实验室人员的努力,人们希望将那种无绳电话慢慢扩充到屋 外,再后来,人们发现如果在同一个城市实现无绳接打电话 ,就意味着完全解放电话线对人的束缚。等于把电话机 ,从客厅搬到浴室,再搬到了马路上。
一个比喻,那就是,列宁同志征用来的电话机,搬到了莫斯科的大街上 了。无线电话的发展,开始了。最后,这部电话机不光可以到大街上 ,还可以通过地表,到地面下,在地铁中和地下停车场 ,也可以爬上高山,到几千米高的无人区,甚至登上珠峰 。基站所建之处,电话机就被不受限制地模拟搬到了那里 。我们的列宁同志,也就不需要,被一部电话,固定在那个被征用来的 庄园里,终老了。(此处为比喻啊)
无线技术不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束缚人的电话线问题 ,技术也最终实现了这么目的。而随之出现的同网不同价的价格问题 ,则完全是一些垄断因素在其中作怪。这就有点类似于 ,你在家接电话,客厅一个价,卧室一个家,厨房一个价 ,浴室再一个价。无线,不就是把你家的客厅和浴室的距离给拉平了么 ?《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提出的世界变平的十大理由 ,在我们一些无线运营商手里,变成了世界如何变得更好收钱的十大理 由。
昨天去京郊一个叫燕郊的地方,和通州区接壤,很近 ,但已经到了河北。我在那里打了几个手机电话,都算长途电话 ,费用比在往北京多走500米的地方完全不同。不同的价格体系 ,接管了我的手机。真很奇怪。这种价格的变化,全因垄断定价而起 ,根本是违背移动的同网同价的本质特征的行为。无线的本质就是通过 技术把客厅电话延伸出客厅,而不是通过一个物理的链接线把电话从客 厅延伸到浴室。此前,一些运营商的习惯做法是按米收钱,双向收费 、高额话费,漫游和长途都按固定电话的模式,多多收费 ,为的是快速建设无线网络,此后这种收费模式慢慢被取消 ,竞争加剧是一个原因,技术提高和建设成本降低是另外的原因 。但在建设成本慢慢摊销到同网络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用户身上之后 ,再在物理距离上收一个漫游费,岂不就是一个垄断使然 ?再谈什么漫游费分什么漫游建设费和区内通话费以及长途通话费之类 的,跟我前面说的客厅浴室两个价有何区别?
政府在移动定价规则上,模棱两可的态度,是决定消费者不是真正满意 的主要原因。运营商在运营管理能力上有欠缺的时候 ,只好靠高额的收费和复杂多变的套餐等手段,维护自己的垄断利润 ,而不是靠加强自己的运营能力这一招数。当全球多数国家手机费用占 居民生活支出比重非常非常低的时候,我们国家的消费者 ,却要为每一分中的电话费而斤斤计较。可怜复可叹。
keenkang
2008年1月13日
相关专题:http://tech.sina.com.cn/focus /sjmyzf_08/index.shtml
我的另一篇相关文章:康国平:降低漫游费听证和水煮青蛙
但是,代表消费者利益的消费者协会的声音却很明确
我来分析一下,为何同网同价才是移动的本质特征。
电话刚出来的时候,大多数富豪家庭才装有电话。比如我去看过莫斯科
后来随着电话的普及,很多人发现在客厅接电话实在多有不方便
一个房子到处都安装有电话的习惯,慢慢演变为在屋内使用无绳电话的
一个比喻,那就是,列宁同志征用来的电话机,搬到了莫斯科的大街上
无线技术不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束缚人的电话线问题
昨天去京郊一个叫燕郊的地方,和通州区接壤,很近
政府在移动定价规则上,模棱两可的态度,是决定消费者不是真正满意
keenkang
2008年1月13日
相关专题:http://tech.sina.com.cn/focus
专题:手机漫游费破冰
前一篇:欧莱雅、互联网男人和视频广告
后一篇:见证,移动10年枪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