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三岁!奈雪梦工厂怎么关闭了?
5月20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全国唯一一家、深圳首家奈雪梦工厂关门了。
据悉,原奈雪梦工厂目前的位置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围挡,进入商城后则可看到奈雪梦工厂变成了“奈雪生活”生活方式集合店。
奈雪的茶方面也回应称,奈雪梦工厂海岸城店将升级改造为“奈雪生活”,承接奈雪梦工厂“超级试验田”的功能。
据说,奈雪生活将提供烘焙茶饮、阅读空间、花艺、简餐等服务。在茶饮内卷之下,这也是奈雪最大的一次升级。
01
奈雪梦工厂
为造梦而生
兴许有人会问,奈雪梦工厂到底是什么?为何人们会如此关注这家店的动态?
奈雪梦工厂,位于深圳海岸城购物中心2层,门店面积1000,延续了奈雪酒屋、奈雪礼物店的概念组合,是奈雪在全球最大的门店。
店内有超1000个SKU,其中包含了其他大部分奈雪门店都无法体验的新品,即使消费者每天来都可以不重样。
2019年11月15日开业之际,奈雪梦工厂曾创造过3天近百万的传奇业绩。据了解,很多客人到店后通常会逗留2个小时才离开。
奈雪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家门店呢?
奈雪梦工厂开业时,奈雪的茶创始人这样说:“开这个店的目的,一、为造梦,把他们认为最美好的东西都放在店里;
二、为激活创新,把研发中心搬到这个1000平米的大店里,前店后厂,烘焙师、牛扒师、调酒师和周边产品同台竞技,卖得最好的产品最快将在一周内全国上线。”
这种庞大且复合的空间,确实能为给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社交体验,大店型在功能上也更为多元。
奈雪梦工厂的一个核心效用则是 “研发前置”,奈雪梦工厂既是研发部的 “ 驻点 ”,也是奈雪测试所有创意的地方。
消费者可以用钱投票——每月销量第一名,就会成为奈雪接下来全国上市的产品。
同时,不同的产品研发团队也可以相互竞争、PK,通过多样化的运营,来提高奈雪在研发层面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类似于奈雪梦工厂这样的超级品牌“大店”,在餐饮界并不少见。
2019年,星巴克在芝加哥“华丽一英里”街区开出全球第6家烘焙工坊,门店占地面积达到3994平米,5层楼,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星巴克。
这家烘焙工坊不仅有咖啡馆、鸡尾酒吧、烘焙工坊等,还有各种互动之旅和与咖啡有关体验,是一个集饮、食、逛、玩于一体的超级星巴克门店。
2019年,巴奴火锅也打造了一家2300平概念餐厅,餐厅在郑州金水路与经三路交叉口,耗费了数千万,甚至邀请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师。
这间“概念餐厅”设计最独到的一面就是:总面积有2300多平,座位才61套,其余三分之二的空间都是品牌实力和文化的展示。
餐饮白热化竞争时代,超级大店存在本身就是品牌“秀实力”体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奈雪的梦工厂升级成为奈雪生活方式集合店,背后的根本原因兴许是市场和消费需求的转变。
02
2022年的奈雪
不再谈“梦”更要进化
疫情的这两年,茶饮品牌们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
首先,竞争层面,茶饮赛道内卷化已非常严重。
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前两个月内,便有15家品牌新开茶饮店共1061家,国内茶饮店存量共58476家,竞争激烈可见一斑。
更别说,还有其他行业大佬也想跨界分一杯羹。
2021年底中国高铁上线高铁奶茶;同年6月中国邮政第一家“有氧的茶”开店。今年,地产大佬万达又参合一脚推出“万茶”。就连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也蠢蠢欲动,组建了茶饮团队。
其次,客群层面,年轻人似乎正在逃离奶茶。
随着疫情的持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急速攀升,奶茶作为高糖饮料成为了很多人的“不想要饮品”。
据《后浪研究所》发起的一次“奶茶行为学”大调查数据显示:
再次,市场层面,新茶饮市场正告别当初的“高增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新茶饮市场规模从422亿元增至831亿元,其中2020年增速为26.1%。
但2021至2022年增速下降为19%左右,而且未来几年新茶饮将持续面临增速放缓困境。
而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奈雪,日子更是不好过。
3月份奈雪的茶发布2021年全年财报,2021年奈雪的茶收入为42.96亿元,相比2020年的30.57亿元增长40.5%;但因为门店扩张的缘故,2021年经调整的净利润为亏损1.45亿元。
一方面:被奈雪作为重点布局对象的奈雪PRO寄于厚望。
根据奈雪2021年的财报显示,奈雪的茶标准店的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7.5%,升级的PRO茶饮店利润率暂时虽不及标准店,但已达预期,未来寄于厚望。
另一方面:奈雪重点布局的酒类和咖啡作为新生活方式的探索,值得鼓励。
根据奈雪 2021年财报显示,现制茶饮和烘焙产品总共占到了总营收的96.1%,也就是说,其他品类只占据整个营收中的3.9%左右。
对于一个不断创新的茶饮品牌,积极探索茶饮的边界,增加融合酒和咖啡品类,是值得鼓励的动作,也是头部品牌的担当。
4月14日晚,奈雪的茶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运营数据。
受疫情影响,奈雪的茶单日约有5-15%的“奈雪的茶”茶饮店暂时无法营业,另有单日至多约25%的“奈雪的茶”茶饮店仅能提供自提和外卖服务。
而且,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和疫情导致的人们消费欲望减少,今年3月份奈雪主动“降价”。将所有30元以上产品价格下调至29元,全面告别“3”字头。
这一举措可能会导致利润下降,但客流和销量应声上涨,在疫情当下,企业应保营收和品牌热度而不能一味追求利润。
在这样的情况下,奈雪梦工厂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了,奈雪如今需要的是下一个探索和试验田,能够带来更多高速增长的新门店模式及新业态。
03
奈雪生活能讲出新故事吗?
奈雪的茶对“奈雪生活”的布局,并不是“一时兴起”。
根据企查查显示,早在今年1月30日和2月8日,奈雪就申请了“奈雪生活”21个商标,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餐饮住宿、服装鞋帽、酒、食品等,目前这些商标都处于初步审定状态。
从商标种类来看,奈雪生活可能不止想要涉及餐饮领域,而是要介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茶饮赛道发展愈发拥挤、茶饮利润逐步下滑的情况下,奈雪的茶采用多元化战略,希望向生活多个领域扩张无可厚非。
那么,奈雪的生活能够给奈雪带来新故事吗?也许我们可以参考小米品牌。
当年,小米也只是一个以手机为主的品牌,主打的是性价比手机。
但如今的小米早已不再只是手机的代表,而成为了小米生活,不但做手机,小米还做了空调、剃须刀、雨伞等等,而且每一个都做得不错。
为何小米的多元化战略能够如此成功呢?在餐饮O2O看来除了供应链以及互联网等优势,小米的成功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1、小米延续了“极致性价比”特色。
不管是以前的手机,还是后来的家电、音响、背包、服饰,小米都通过审美升级以及技术升级,以降维打击的方式创造出比市场同类好看好用还不贵的商品。
通过这样的方式,小米将品牌基因牢牢固定在“极致性价比”这个角色上,让消费者一想到小米,就能够联想到极致性价比。
2、小米忠实且庞大的“粉丝群体”
前期小米手机的成功离不开粉丝的支持。后期小米多元化的成功,也离不开小米粉丝的“忠实购买力”。
据悉,小米拥有着几千万级别的粉丝群体,每月MIUI活跃用户数就超过3亿。雄厚的粉丝基数,是小米品牌走向多元化的底气。
而奈雪和小米一样拥有庞大的粉丝客群。据悉,目前奈雪的茶私域规模超过4500万。
目前,奈雪正在快速拓展门店,随着门店数目的快速增长以及品牌下沉市场的布局,会员数还会持续高速增加。
因此,在餐饮O2O看来,虽然奈雪的茶目前在阅读空间、花艺、简餐等领域依然处于“0经验”阶段,奈雪的生活化策略还是有很大成功机会。
首先,“忠诚”的会员客群是奈雪进军生活领域的底气。其次,奈雪品牌本身的“创新”和“品质”基因,兴许能够在“生活领域”创造出独特优势。
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对奈雪生活多抱有一点期待,鼓励餐饮企业积极创新,为行业做更有意义的探索。
-EN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