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如何从“战略”出发,以“组织”为阵地,实现倍速增长!

(2022-03-13 12:50:42)

http://mmbiz.qpic.cn/mmbiz/Rh3mJbfo3QyiaMnXicxIPNH0xicV6IA0cVJxNZprEjn3JW9jYGRpzyBNcC7VQysXLQY56iceADAFEacXgsSzIR7Pug/640?wx_fmt=jpeg&wxfrom=5

01

战略的核心本质是专注

——你要聚焦,加大压强去挖一口井,而不是三口。


战略的核心本质是要专注。我们应该用严谨的战略去论证打哪口井,而不是同时开三口井。


“将所有的资源铺上打这一口井,冒险吗?”


“冒险的!”


但是你的资源是有限的,你打三口井的压强就会不够,你的团队、你的钱和资源就会不够。


而这或许更为致命!


这是一个重大的资源投入机会成本的取舍,其实你只需要在战略上保持严谨,然后加大压强,不断地坚持下去,或许在最后一米的时候,你的坚持,能让这口井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油。


遗憾的是,这最后一米会让很多人错失。


02

战略是透明的,而不是封闭的;

战略需要宣讲,而不是保密。


很多人说战略是少数人的事,战略是保密的,其实不然。


对于公司来说,除非那些核心经营数据不能泄露,绝大部分东西战略的形成、制定以及为什么要办这些事儿……不需要保密,反而要不断宣讲,形成上下同欲。


越广泛的透明,越能够获得员工的承诺跟忠诚。


03

没有最好的组织,匹配你战略的组织才是最好的。


人才梯队背后是一个组织的能力,所以战略不断做功下来,时间维度上会建立一个好的组织架构和人才梯队。


什么是最好的组织架构?阿里一定最好吗?华为一定最好吗?都不是,阿里的组织对阿里来说最好,适合你的,对你来说才最好。


阿里巴巴不同阶段的人才特质是不同的,最初B2B时期是执行力超强的草根团队“阿里铁军”。业务发展起来,有了冗余度,我们才启动校招,从普通学校开始招聘人才。到阿里云建立的时候,对人才要求更高了,马云经常和我们一起到硅谷、到湾区去面试全球的顶级精英。

https://p26.toutiaoimg.com/origin/pgc-image/f5118cee2a1c4afa8fded1c7448273a3?from=pc


04

让 Top Sales 成为好的销售主管。


谁能成为一线干部,只要不违反公司天条,拿出结果来的就是好干部。


一个好销售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的销售主管,只是你帮他实现这个事的路径要小心。


在阿里,我们的那些Top Sales很多都是奇奇怪怪、看上去很普通的人,但是客户就是信任他,他就能把单子拿回来。


我们在制度上允许那些不想做销售主管的Top Sales自己带助手、建团队,训练制度、激励制度都是自己来定。我们好多优秀的主管都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我们要怎样培养主管?不要相信其他的东西,结果论英雄。底层逻辑是执行和勤奋,不管什么岗位,勤奋、落地就是重要的。


05

什么是好的干部?

好干部就是能在死人堆里爬起来的人。


中层干部所处理的任务相对多维度,所以学习推演归演的过程就比较重要。


我们要把做事的方法归纳出来,用在新的问题处理上。我们在阿里有各种各样的班,经常会训练干部培养这样的思维。


高级别的干部,是能够在人性跟战略上用方法论处理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问题,这种特质不是天生都有的,而一路轮转过来,培养起来的。


就像湖畔学院的前身是马云的风清扬班,这个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马云退出这个事,他的接班人必须要在内部培养。


最好的干部是成功、失败,失败以后还能活过来,活过来再成功。能从死人堆里爬起来,再成功就是元帅了,就是将军的料。有一些人死了以后,被面子所困,就躺在“死人堆”里永远活不过来。


06

领导新一辈年轻人,干部要“为人之下”,成为KOL。


年轻的90后、95后,他们对权威没什么服从性。


你是我的上级,你能决定我的考评,但是你的考评我在意吗?我觉得你行我就跟着你干,我觉得你不行我就走了,你能怎么办呢?


新的环境之下,干部要能够掌握群体的情绪,变成自由独立的KOL(意见领袖),而不是“被赋予”权威的管理者。


对于新的一辈来说,我们要让自己明白,要平等、自由,尊重,要为人之下,而不是为人之上。有事情是大家商量着,大家至少是平等的,你有你的价值,我有我的价值,才能形成合力完成一件事情。


07

100人以下的组织,做得软一点,越过1后,正式做组织建设。


一个组织总的来说处在几个阶段。


从0到1的阶段里面包括:原创价值验证阶段、商业模式验证阶段。


越过1以后,进入商业模式快速扩张期、高速爬坡期。


从0到1的阶段、100人以下的组织要做软一点,不要做任何的分工、或者组织建设方面的东西。


越过1以后,证明商业上我们的产品成立之后,我们才需要做正式的组织建设,一旦做组织建设,这件事就没有回头路。


08

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官僚化,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又是必须要警惕的坟墓。


组织像人一样,都有生老病死。


当企业度过最艰难的创业期就会进入青春期,青春期会产生很多问题。


我们在做企业的时候,要知道,我们要长大、要爬坡,要奔向那个能够产生“食利阶层”的官僚化阶段,因为那能证明我们的企业有冗余空间,是企业成熟的标志。但我们也要知道,过了那个阶段,企业就要走向死亡,走向坟墓。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干预。


马云经常说,“天晴就要修屋顶”。淘宝在如日中天的时候,马云就开始干预,把淘宝一拆三,三拆多,以保持创业团队的战斗力。


当我们看到公司出现“食利阶层”的苗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控制薪酬。在一段时间里,不给他们涨工资,用软着陆的方法,让他们过得不那么舒服。


其次,期权上侧重分配。把期权多给年轻、专业上比较好、比较肯干的人,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


然后,在公司舆论上,我们做了相当长时间的导向。


这样一来,公司在舆论上和实质上都改变很多,其背后的动因就是抵抗组织发展出现的官僚和“食利阶层”。


09

阿里怎么做文化?文化不是做出来的。


很多人问我阿里怎么做文化?我也很困扰,因为文化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一个结果跟沉淀的过程。


它是你在商业决策、人员决策、人事决策中产生的结果,对人的影响、对用户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最后沉淀下来的东西叫做文化。


文化这种东西,不管你要还是不要,它都会形成。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一致性。 人性生来的不安,在潜意识中对人的行为影响是非常大的。员工会拍马屁,会演戏,深层因素都是因为不安。


那么我们怎么用文化建立安全感?首先要建立持续性和一致性。你的制度、采取的办法、拿到的结果如果一致,大家就会有安全感。


管理上说的“Never Surprise”,不要让人吃惊,就是这个原因。


10

早点通过组织,拉起业务的“第二曲线”。


知道了组织会生老病死,我们一方面要延缓这个过程,一方面要尽早拉起业务和组织的“第二曲线”,这里面要注意和母体公司的关系。


新孵化业务要从股权上和母体物理剥离,可以让新的团队掏点钱进来,持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投资方母公司应该要持有一定比例的大部分股权,比如母公司持有70%股份,团队持有30%。


但新业务要在架构和制度上从母体剥离,你要把它看成一个独立创业的实体,不要受制于母体原有的套路规则。


这样,经营团队才会自主性地做好战略和执行,利用好母公司的上下游关系,进行自我驱动。

作者:邓康明 阿里巴巴原资深副总裁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