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2O时代的餐饮:这些做鸡做鸭的人都在ZUO神马?】

(2014-12-09 21:32:15)

这个时代,比牛马操劳,比鸡鸭起得早,都没有用了。还要讲一个创意,还要加进一个互联网的维度。O2O餐饮应该怎么做?不妨看看这些做鸡做鸭的人都在ZUO神马。

【O2O时代的餐饮:这些做鸡做鸭的人都在ZUO神马?】

O2O餐饮,就是要引爆眼球

传统餐饮业讲究口口传播。口口传播的主要问题是慢、周期长、不可控。做O2O餐饮,得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一朝引爆,话题即在千里之外。所以一个餐饮品牌的成长速度极快,快到什么程度?传统餐饮1年,新兴O2O餐饮品牌只需1月。


http://mmbiz.qpic.cn/mmbiz/IS8mRLwVcUUibLq5JLQ74xoibY3l3Bk0Xv9o9JRFibjXicxjsHQbK7sjrw9q15M6MLoxUzfWA0M8Tia0icxlyDd6pbGg/0

引爆眼球至少有这几个招式可用:

1、名字。看过就记住,不然没有再次机会。北京有个“叫个鸭子”,南京出来一款“叫了个鸡”,最近传闻有一位大佬准备在大连推出一个叫做“36式”的炸鸡品牌——“36式—做鸡的最高境界”。炒作是没有下限可言的。


2、产品。在这点上O2O餐饮品牌与传统餐饮品牌一致,都精心选用地道的食材,用“神奇”的烹饪工艺制作。“神奇”到什么程度?可以几百万买一个配方。无论是否属实,大家都记住了。


3、Online官网、微信或APP上有点单系统,顾客可以一键下单,然后等着送餐到门。除此之外,线上最重要的招数就是微博/微信营销了,无限消费名人大V的关注度,名人大V们也乐意收钱捧场,大伙儿也爱看。营销不就是图大伙儿一个乐嘛?


4、Offline线下能看到的就是门头、包装、海报、送餐员之类的东西。O2O餐饮品牌的门头上,二维码、人生鸡汤、精彩段子层出不穷,以为进入了微博/微信的实体版世界。包装:包装能吃吗?O2O餐饮品牌说:可以的。它们花了大代价进行设计并会附赠各类奇妙礼品,处处体现人性之光芒情怀。海报是什么?海报就是让看客尖叫。看看这张,你手痒痒地忍不住去举报!嗯,送餐员也都是美女啦。这家直接选用空姐。我忍不住要问:美女,现在灰机生意灰常不好吗?


http://mmbiz.qpic.cn/mmbiz/IS8mRLwVcUU1tR1NhadsWMgt7MUklKyrHJYicl8um2QtQtmU4eJjOztJpZ1W0YuJwaQOuJC64BLgGnjlTbNa7jQ/0

http://mmbiz.qpic.cn/mmbiz/IS8mRLwVcUU1tR1NhadsWMgt7MUklKyrEeZb2WkeW3TckbTcYPiahDQSKko7cyXGNdSsYjbHforib7klV6cQibddQ/0


 

这么ZUO,会不会在ZUO死?

现在看,雕爷连续开店,西少爷连续开店,后来者也潮流涌入。未来呢?那就仔细听听我的分析。


O2O模式的开店成本远远低于传统开店的做法。由于线上点单,线下送餐,昂贵的门店租金可以省下一大半,因为可以只保有中央厨房而无需提供堂食了。传统的餐厅讲求翻台率,O2O餐饮则讲求一个市场占有率。无论是做鸡做鸭,只要你能占据一座城市30%以上鸡或鸭的市场份额,就能大笔大笔捞钱。


送餐不是需要成本吗?嗯,相比较店面租金的成本(此外,传统店里的服务员也是一笔大开销呢,现在可以将花销转移到送餐员身上),在市场占下来后,每单的送餐成本只有几块钱。


餐饮品控问题会让O2O餐饮ZUO死?是,也不是。因为,最终所有餐饮的品质都是能提高的,除非你让店里的东西永远难吃要死,这其实也特别难:)。真正会让O2O餐饮ZUO死的是过时了。产品过时了,运营过时了,话题过时了,大家都不再有新鲜感了。


所以,无论你是做鸡还是做鸭,都要做新奇酷、做话题。引爆和持续引爆,是O2O饮经营的不二法门。


【大董推经济餐饮品牌:小大董粉墨登场】

餐饮O2O(微信ID:coffeeo2o):中国餐饮业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的圈子,每天分享餐饮案例、营销干货!用创新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思维改良传统行业,是餐饮老板与从业人员必关注的公众平台。WeMedia联盟成员。

加入餐英圈或寻求采访报道请联系微信:canyin8或QQ:107942520

http://00f3c1b4.sohunewsclientpic.imgcdn.sohucs.com/img8/wb/smccloud/2014/06/24/140360175826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