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板凳火锅:以混搭与细分品类逆袭海底捞】

(2014-06-09 23:23:30)

“重庆的小板凳火锅”突然变成了“柔时的小板凳吧式火锅”。小板凳火锅为何又在爆红之际突然改名?不少人表示费解。

[周一]本期餐饮O2O平台策划的专题:火锅与火锅创业!共4篇文章,更多干货请添加个人微信:canyin8。

【小板凳火锅:以混搭与细分品类逆袭海底捞】

战略定位:开创吧式火锅细分品类
  在杨明超看来,小板凳的换标,其实也是对传统火锅的一种破局。品牌有很多种占位方式,如果说海底捞是凭服务胜出,巴奴以毛肚菌汤产品突破,小板凳则打造了一个“吧式火锅”的新概念,开创了一个火锅新品类。

  “在我眼里只有两种品类火锅新格局:一种是传统火锅,一种是吧式火锅。传统火锅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不少细分市场,大家在各自的细分领域的红海中激烈拼杀;而吧式火锅,目前只有小板凳,在一片蓝海中自由搏击。”

  杨明超说,吧式火锅营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坐在酒吧吃火锅的概念,更是传递一种随物赋形、因人而异的轻松和舒适。在这里,想怎么吃就怎么吃,爱怎么坐就怎么坐。就像对“柔时”二字的理解,你可以理解成柔软时光,也可以理解为英文rose,或者你是个吃货,也可理解为肉丝。

  “但无论怎样,我们传递的是一种‘在酒吧里吃火锅,就着火锅喝啤酒’的自由吃饭方式。”

  对于未来的发展,杨明超有着清醒的认识,“现在的小板凳,虽然连锁店面在郑州已经达到12家,店面数量稳居品牌火锅前列,在每条街上的人气指数也已经达到了爆棚,但规模化之后,决定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的一定是专业化。”

  杨明超坦承,对以跨界和混搭为特色,以体验和感觉著称的吧式火锅小板凳来说,服务不是它的最大利器。


   “尤其是跟海底捞相比,我们还有很明显的短板。从战略角度考虑,小板凳一年多来一直是在做宽,迅速占领市场空间,目前郑州布局已经基本完成,未来要进一 步做深。”杨明超说,过去是一丈宽一尺深,未来要做到一尺宽一丈深,在保持本色的基础上,进行服务升级、管理升级、菜品升级,当然体验更要不断升级,给顾 客带来更多的惊喜,把小板凳打造成一个真正“屌丝”青年的大本营。


客群定位:认准“屌丝”,发现其内心强大自信

  好产品人人可以有,在目前市场竞争环境下,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仅有好产品,还远远不够。

  在杨明超看来,小板凳的走红,还在于准确找到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小板凳消费人群锁定的是“屌丝”一族。“这个群体冒似‘矮穷挫’,实则都有着 ‘高富帅’、‘白富美’的基因,甚至很多就是‘高富帅’、‘白富美’。他们有着发自骨子里的自信,对自己的处境及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完全清醒的认知和坚 持。对这样一群人,如果你的产品不能和他们发生亲密交流,产生共鸣,他们就会对你视而不见,甚至不屑一顾。小板凳正是发现和迎合了这部分人的需求,得到他 们的真正认同,才引发了这股潮流。”

  杨明超说,小板凳目前的十几家店面,都是他亲自设计,风格从海派到地中海、到简欧,从大书架到土陶瓶、老照片、小卡座,“一店一特色,可以说是怎么舒服自在就怎么来。”

  杨明超觉得,精准定位“屌丝”一族,并认准和发现了这一族群内心强大的集体自信,以及外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才让两三千消费者每天自觉自愿地为小板凳传播,这或许是小板凳火得一塌糊涂的主要原因。

http://mmbiz.qpic.cn/mmbiz/IS8mRLwVcUUTDibzvTSp83P1ib5gcLncyqF0r4u2TpWCmCfNNNWvvokX6rFYTwwqF9m3gGQzqM0gbfnF5nBdCbicA/0小板凳所有店全是透明厨房,全程向顾客开放。


产品定位:赋予产品以感情和生命
  在外界看来,小板凳的红火打好了两张牌:一个是重庆,打的是正宗火锅牌;一个是小板凳,打的是亲民牌。

  但对此,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小板凳品牌创始人杨明超则解读说,这只是表象,小板凳真正走红有两大基因,一个是以“良心用好料,还原老味道”为根基的产品核心地位,二个是基于精准人群定位的体验消费。可以说是左手产品,右手体验

  小板凳产品开发源自重庆,重庆火锅历史悠久。小板凳在传统重庆火锅的基础上,结合餐饮潮流,进行了特色研发。仅研发火锅锅底,小板凳就用了两年时间,试锅又用了8个月的时间。

  锅底中的辣椒,来自最好的贵州黔东南朝天椒,花椒来自餐饮界有口皆碑的汉源花椒。“一斤50多元,比普通花椒贵20元左右”,羊肉则是产自豫 东的山羊肉。同时,小板凳所有店全是透明厨房,全程向每位顾客开放。锅底全是一次性的,“所有顾客吃过的锅底都由国家定点的回收油科技公司回收”。

  就拿最常见的蒜蓉为例,在小板凳,每一颗蒜都是员工亲手剥好,然后放入石臼捣成蒜泥,再添入香油制成。丸子、毛肚、大肠、大块牛肉等也都是自己加工,“很少买代加工的半成品”。

  “这样的蒜蓉,跟用机器打成颗粒的蒜泥,吃起来的味道一定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总觉得母亲擀的面条比外面的更香一样,因为对产品赋予了感情和生命。”

  “良心用好料,还原老味道,我把这句话总结为一个卖饭的基本职业素养和本色。”杨明超说。


http://mmbiz.qpic.cn/mmbiz/UInPsCWEP1ZBVxITPKJHcPWDn373QfD8wH1oIg0TUffWgZvCFzUUb2ibVu9Fiag7LfpfXFjLbVTnNYicIWUNh0hTg/0

餐饮O2O(微信ID:coffeeo2o):中国餐饮业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的圈子,每天分享餐饮案例、营销干货!用创新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思维改良传统行业,是餐饮老板与从业人员必关注的公众平台。WeMedia联盟成员。

蒸好7:九平米包子铺如何偷师逆袭成就千万营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