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亚辉
赵亚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989,332
  • 关注人气:170,7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2009-07-22 23:59:45)
标签:

赵亚辉

武汉

日全食

文化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幸运:在武汉见证日全食全过程
缺憾:配角到齐了 主角未上场

赵亚辉 图/文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比较完整的见证了日全食的全过程,但是也有很大的缺憾,就好像音乐到高潮突然断电了,最精彩的没有看到;又好像一出大戏,配角都出场了,但是主角到关键时刻却没露脸,戏都让配角唱了。”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7/23/05/res01_attpic_brief.jpg

  日全食过程示意图,图中日全食全过程7月22日摄于江西九江。
  胡国林摄(人民图片) 资料来源:新华社 宋 嵩制图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1921/2009-07/23/01/res02_attpic_brief.jpg

  这是我的同事、人民日报湖北分社顾兆农老师在在湖北神农架林区拍摄到的日全食。美丽的日冕本来是日食的主角,我们在武汉没能看到,顾老师在深山老林里带来了珍贵的照片。

 

最近更新,点击进入图文: 
 

 

   从武汉回京时,看到当地某大报号外,封面大标题是《天公作美武汉全程追日》。与我同行的几位天文专家看着报纸,不约而同的摇摇头。这后半句确实不错,武汉全程追日,连我们这北京的都大老远来追了;只是这前半句,有些不实在。拿天文专家的话说,不是天公作美,是天公不太作美。或者说天公作了大部分时间的美,在关键的几分钟忘了作美。

   不由想起这几天看到的日全食报道,在天文专家的眼中,夸大的、不确实的甚多,比如说很多媒体的标题都说是500年一遇日全食,实际上夸张成分甚大。准确说,这次日食是从1991年2132年全食地球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是141年难遇。还有,经常听到报道,某地是最佳观测点云云,事实上从科学角度出发,最佳观测点其实是一条几千公里的线,只要天气好,线上的地方都是最佳观测点。

   或许,这次日全食中的一些报道,还有很多小事都在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浮躁了。

   还是回到正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武汉追日的真实记录和感受。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北京天文馆工作人员在观测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7月22日清晨7点,虽然距离日全食还有1个多小时,武汉汉口江滩已经人潮涌动。天文爱好者和武汉市民一起,已经早早聚集在这片长江边的开阔地上,等待日全食的降临。
    记者昨天跟随北京天文馆日全食观测团来到武汉,同行的还有200多名天文工作者和爱好者,携带了数十台专业的观测仪器和望远镜。
    作为之前被确定的最佳观测点之一,再加上今天长江下游地区天气不理想,长江中游的武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仅仅来自境外的观测者就有大约5000人。
    武汉的天气间或有云飘过,太阳在薄云中若隐若现。到8点,云逐渐散开,太阳露出笑脸。距离日食正式开始还有十几分钟,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蔚为壮观。在现场的不仅有来自武汉市和国内不同地方的天文爱好者,还有来自法国、日本、美国天文爱好者观测团和中国台北青少年夏令营成员等等。
    时间一分一分过去。“请注意太阳的西边缘”,天文专家提醒,由于月亮是从西向东绕地球运行的,因此日食总是从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包括5个阶段: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原。
    8时14分,广场上一阵欢呼,透过观测眼镜望去,月亮的西边缘切上了太阳的西边缘,这就是初亏,日全食终于开始了。太阳表面已有一个小口,像一张圆饼被轻轻咬了一口。慢慢地,小口越来越大,太阳表面阴影处的弧形切面正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原本明亮如圆盘的太阳逐渐变得像一弯娥眉月。
  8点半左右,天气突变,薄薄的层云升起,太阳开始和云层玩起了“躲猫猫”。不需要再戴观测眼睛了,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太阳在云层中穿行,到9点的时候,太阳只剩下一段明亮的圆弧,弧线也在快速缩短。
    9点23分,在薄云中,几乎变成一条线般的太阳边缘,冒出了几枚光彩的明珠,这就是著名的贝利珠现象。“食既已经开始了”,景海荣副馆长说,这是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东边缘相内切,整个太阳圆面很快要被遮住了。
    很快,太阳完全看不到了,我骤然感觉眼前一黑,天骤然暗下来,白昼如夜的现象出现了。“食甚来了”!广场上一片欢呼声,观测现场的路灯亮起来了,周围只是人影绰绰,温度也明显下降。
    黑暗持续着,太阳被完全遮住,天空中云影绰绰。但是令人期待的日冕,却迟迟没有出现。
  9时29分多,一缕阳光从月球边缘透射过来,一段短弧状光芒在云层中透了出来,似乎是贝利珠再次出现。已经是生光了,月亮的西边缘和太阳西边缘想内切,日全食进入复原阶段,太阳再次露出了一瓣月牙形状。
    “太遗憾了!”景海荣说,“十几分钟前天气还很好,就这几分钟云层厚了,日冕没能看到。”日冕是太阳的外层大气,因为太阳的亮度是日冕的百万倍,所以它的尊容我们平常看不到。如果天气好,应该能看到,日冕是呈现放射状的珍珠色光芒,好像给太阳戴上了一顶美丽的帽子。
    慢慢地,日面越来越大,云雾也彻底散去,太阳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10时46分,太阳表面再次恢复成圆形,这是日食的第5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复原,天色随彻底明亮,整个日全食持续了2小时31分钟。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比较完整的见证了日全食的全过程。”景海荣说,“但是也有很大的缺憾,就好像音乐到高潮突然断电了,最精彩的没有看到;又好像一出大戏,配角都出场了,但是主角到关键时刻却没露脸,戏都让配角唱了。”
    不过也不用太遗憾,因为见证日全食的全过程,也很不容易。因为日全食大约平均1.5年才光临地球一次,每次只覆盖地球表明的1/305,我们如果呆在一个固定地方,大概要等450年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
    “我们中国地域大,不用等那么久,下一次在中国的日全食,是2034年和2035年,一次在新疆和西藏,还有一次在北京就能看到,希望那时能补上这次的遗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武汉追日:像音乐到最高潮突然断电(图)

 

最近更新,点击进入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