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辉,加油!(转自范长江之子范东升教授博客)

(2007-06-22 22:35:43)
标签:

范东升

西北角

赵亚辉

范长江

转自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范东升教授博客

 

亚辉,加油!
标签: 重走中国西北角  人民日报  赵亚辉  内江

    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重走中国西北角”的长途采访旅行,于今日起从四川内江开始正式出发。自80年代以来,新闻界多次有人试图沿着我父亲范长江先生三十年代西北考察旅行的路线,重新采访大西北地区。六七十年的光阴过去了,中国的新闻界工作者非但没有淡忘我父亲那一次探索之旅,反而一批又一批踏上同一条勇敢者的道路。

    但据我所知,这次人民日报的采访计划是最具雄心的一次。无论从时间还是路程上,都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它差不多是将我父亲作为大公报记者,在1935年夏季至1937年春季足迹所及的整个大西北地区统统囊括在内,并将那次经典考察浓缩为四到五个月的旅程。

    我这次有幸回到久别的家乡四川内江田家镇赵家坝,参加了记者赵亚辉的隆重出发仪式。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涌上街头,对赵亚辉热情支持,鼓励有加,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令人永难忘记。而在赵亚辉执着的目光中,我也仿佛看到了我父亲当年踏上征程时的坚毅神情。我觉得,这次人民日报“重走中国西北角”的采访活动引人注目,其意义并非仅在于前所未见的时空跨度和旅途的难度,更重要的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之间崇高的职业精神的传承。

    我记得,当年我父亲的书桌上一直放着一个别致的摆件,上面刻写着中国近代新闻界的杰出先行者邵飘萍的名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读一读我父亲的《中国的西北角》中,开篇就可以看出,他正是怀着那种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民生疾苦的浓厚的人文关怀,走上西行之路的。今天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的果敢行动,同样使人感受到新一代新闻工作者的胸怀天下的开阔眼光和为民喉舌的诚挚情怀。

    现在的中国已是今非昔比,中国的西北地区,也远不再是无人知晓的荒蛮之地。但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如何保持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如何维护民族的生存环境,广袤和深具潜力的西部地区应该建立何种增长模式,并将对其他地区产生何种作用和影响,面对严峻的历史挑战,这个重大课题又一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赵亚辉这次的采访旅行,将为广大读者揭示什么呢?我们不妨翘首以待。

    赵亚辉启程前选定了一位全程跟随的助手,他是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位刚刚毕业的同学胡国球。这位代表汕大新闻学院加盟采访组的新闻界新兵,在他身上同样可以看到一股勇于承担不畏艰辛的锐气。

    当他们开始北上之际,让我为他们默默祝福吧:祝他们一路平安!亚辉,加油!国球,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