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提到大四上学期找金融或者咨询类型全职工作的大概情况,这次就提一下个人所经历过的一些金融类型工作的面试过程。
大多数公司一般会有至少两轮的面试。如果公司在学校招聘,一般第一轮会有面试官亲自回到学校主持面试,但是绝大多数的公司第一轮或者是从第一轮一直到倒数第二轮的面试,都会是电话形式的面试。每个公司的最后一轮,都会在公司所在地的办公室举行(至少我还没有听说过最后一轮还是电话面试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面试会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面试官和竞聘者互相寒暄,了解基本情况。看上去轻松,但是至关重要。如果之前竞聘者不认识面试官的话,这个部分是面试官形成对竞聘者第一印象的时候,有人甚至说一个资深的面试官在面试的第一个五分钟内就知道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这个环节,一般面试官会问一些与个人简历有关的问题,并观察竞聘者的言行举止,考察他(她)在日常交流中的风格,看是否与公司的企业文化相匹配。这个环节其实也是最容易准备的,因为作为竞聘者,你应该对自己的经历和简历了如指掌,毕竟自己做过的事情,还有谁比你更清楚。同时,自己也要对面试的公司有所了解哦。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1) Tell me about
yourself
2) Walk me through your
resume
3) What's your biggest
strength?
4) Tell me your leadership
style
5) What's your biggest
weakness?
6)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that is not on your resume?
7) What's your favorite
course?
8) Why XXX (XXX is your
college)?
9) Why XXX (XXX is your
major)?
第二个部分一般是和竞聘职位有关联的一些问题。在金融方面会是一些所谓的技术性问题;有时候如果岗位需要,还可能问一些和数学,统计,编程相关的问题;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题目。其实这些问题,如果有充分的准备,也应该不是难题。竞聘者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岗位的要求和公司面试的流程,在网上看一下glassdoor上是否有一些有关面试经历的分享。如果真的碰到难题,面试官大多数时候都会考察你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而不是非常关心最终的答案。往往解题思路比最终答案重要的多。如果真的是没有任何思路,往往简单、诚实的说自己不知道或者没有什么思路会比一些毫无疑义的猜测能更得到认可。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竞聘者问面试官问题的时候,这往往是面试的结尾,也是最后一个可以锦上添花的机会。竞聘者应该精心准备两到三个问题,以便这个时候使用。一般准备的问题都应该和面试官,或者竞聘的岗位有直接联系,不要泛泛的提问让面试官感到你并没有对他们的公司或者岗位有很大兴趣。如果竞聘者对之前的面试还有任何问题的话,这个环节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让竞聘者对之前的问题发问或者提出一些补充看法。这样的话也可以让面试官感到你非常认真的思考问题。
其实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被充分准备。对公司越了解,准备越充分,胜算也就越大。当然面试也有很多临场发挥的成分。紧张在所难免,但是不要过度紧张,因为那样会影响临场的思维及发挥,那就得不偿失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