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英语系面试(转)

(2012-09-12 23:09:49)
标签:

杂谈

2008年1月22日    22:02
下午2:25进教室准备,2:45面试,3:05结束,一路上兴奋地向爸妈讲着面试,回到旅店又意犹未尽地给同样来参加面试的同学打电话,嘱咐她面试应该注意的地方。
在宾馆看电视,玩游戏,吃饭,废话,磨蹭,发贫,总算把面试后的兴奋消耗得差不多了,晚10:00,决定写一些今天面试的情况,给学弟学妹们留作资料吧。注意哦,我可不是被逼无奈才写它的,早就决定要写了,因为我们学校北大保送还没有经验,往年也只有一个学姐被保送走,准备保送时手里信息很是有限,没有方法无从下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我当时就决定,不管保送成功与否,我都要把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以便后辈们参考,将革命进行下去。
PROCESS     

一、英语系面试


            (从我进入面试教室到出来,这整个面试过程都是用英语交流的,没有一句汉语)
    先说结果吧,英语面试我没有被录取,全国一共有6个人参加英语面试,但一个也没被录取

    2:25我被叫到一间有暖风的教室,一位北大哥哥递给我一篇文章让我读完,有20分钟的准备时间。这篇全英文文章用了1页半的A4纸(单面),说的是有关photography的比较专业化的东西。奇怪的是,里面虽然大部分单词都认识,但组合到一块就不明白什么意思了。复合句,that引导的从句作主语、后接一两个定语从句再加一个名词性从句的句子等都很常见。我尝试分析了一下句子结构,但还是can hardly understand,最终就放弃了(因为文章很长)。即便这样,那位哥哥叫我去面试时,我还差最后一大句话没读完。我当时也特别镇静,一边走一边读,随他来到面试门前,然后停下继续读,北大哥哥很无奈,不过也没拿走我的文章,直到我读完后给了他。
    我敲了敲面试的门,打开门进去,关门时我回头对评委们说“Good afternoon”。然后定眼一瞧,哇,5个评委是清一色的男老师。他们招呼我坐下,我们当时占了一个环形会议桌的右半侧,两个老师坐在圆弧边上,三个老师坐在我对面成一长直线。这个构型很奇怪,因为大部分老师都坐在我前右侧,也是从我最右侧的老师开始轮流提问的,所以这直接导致我几乎忘了最左边老师的存在,好像就没往他那看一眼(时间关系,就剩最左边这位老师没向我提问,我也错过了与他交流的机会)。现在真是后悔自己这个失误,好怕因为这个通不过呀。
    老师们也没让我作自我介绍,最右面的老师直接让我把文章(桌子上就有---知道为什么进来面试前我的文章被那位哥哥拿走了,而面试教室桌子上也只放着这一篇文章吗,因为一共参加英语系面试的6位同学,看的都是同一篇文章,问的应该也都是同样的问题---这是我们几个考生交流后发现的)的第一段读一下,我向他确认道:“是第一段吗?”他回答是,我说ok,就开始读了。也许是刚开始读,效果并不是很好,我读错或卡住时都是从错处/卡处重读---其实这里读不好也不用太紧张,因为后面回答问题时有充分展示自己口语的机会。
    问题1:这篇文章的大意
    我只知道全篇文章出现了许多photograghy, photogragher, picture-taking, camera,还有很多photography、reality的变体,具体文章在说什么我真是不知道,因为根本没看懂。
    我回答:“This article tells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 and some people’s ideas about photography.”
    然后就不知该说什么了,可考官们还在等待,后来估计他们也知道我没词了,就接着问问题了。(庆幸:面试前我碰巧查了一些photography系列单词的读音)
    问题2:你不看文章,能不能想起来文章中出现的一个词,它的意思是……?
    我思索了一会,想到了:“oh, photogenic!”老师好像挺满意,又问:“你能不能想起另一个词,它的意思跟……相近?”我试着把能记起来的文章里的词都说了(能记起来的也没几个),都不是,老师又说:“你能在第86行找到这个词吗?”我又确认道:“是86行吗?”他说是,我就把第86行读了一遍,只有candor不认得,回答:“I think it’s candor.”老师表示满意,我心想北大老师还真好,不只考你,还教你。(庆幸:我还真不知道photogenic什么意思,当时只是因为它出现在一行的末尾,一个词分在了两行写,后面还有一个that is……的解释,我当时是想拼一下它的发音,没想到顺带把后面的解释也记住了,真是幸运。)
    接下来的问题就难了,我简直是听不懂,所以现在记得也不是很清。
    问题3:你看文章第x行的“After 10 decades of Talbot’s positive-negative process”,你认为这句话中的positive-negative什么意思?
    我当时就蒙了,这个词分开我知道,合起来就超出我能力范围了。我说:“Just like something that has 2 sides”
    问:“它在这句话中什么意思
    我很无奈,其实也许静下心来分析,能猜对意思,但这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不想冷场,都不敢把眼光停留在纸上太长时间(我现在依然觉得这样做挺对的)。
    回答:“In the sentence, the word works as an adj to describe the process……(我忘了后面怎么说的了)
    问题4:请看第XX行,“……the value of appearance……”请不要受作者观点的影响,说说你对photography和painting在表现the value of appearance 上的看法。
   我读文章时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句话,完全不懂,匆匆又把句子读了一遍(不敢思考太长时间,I don’t know why 但直觉告诉我don’t)我说一般事物都有appearance 和inner cultivation;也许有时它的外表也有价值。Sometimes the photographer will set up a scene, I mean the photo has content, and we can see directly from the photo what the photographer wants to show us, to convey to us. But a picture is often abstract. You have to 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think carefully to guess what the picture’s true meaning is.”
   我看老师有点蒙,好像惊讶我怎么能说这么多(不代表能说到点子上),然后我就觉得应该可以结束回答了。
   问题5:好像问了我一个有关 photography的问题
   答:It’s a kind of altitude towards life. Because we’re optimistic, we love to be alive and love our life, we can find beauty in our daily life……(现在在看我的回答觉得及其混乱,像是梦呓)
    刚考完我就忘了问题,倒不是我记性差,而是那时问题压根就没听懂,或者没完全听明白。
不知怎么说的,老师又问:“那你能想到什么例子吗?你能描述一张这样的照片吗?”
   我当时脑子飞快地转,逮住一个想法就不再想另一个了,怕耽搁的时间太长。我就讲了一个挺有名的照片,就是一对外国情侣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接吻,这表现了true love and the courage to love because they have the courage to kiss in public(自己也觉得说的很幼稚,但当时真的不知说什么别的。这张照片很久以前在杂志上见过,后来在网上也见过几次,印象比较深,关键时刻它就跳进脑子里了。)
    后来在回答时,老师都给予微笑,这让我越答越带劲。
    问题6:有一些同学获过很多奖,你同意对他们降低分数线,低分录取他们吗?为什么?
    回答:同意。他们获过很多奖,说明他们有别人不具有的能力,而且我想他们可以与一般人的得分一样高。
    这时老师打断了我,说:“你这样说不就矛盾了吗?你先说同意降低分数线录取获过奖的学生,这说明他们的得分比别人低,你又说他们得的分与别人一样高,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回答:“不,我是说他们有与别人得一样高分的能力,他们有这个能力,不代表他们现在就得了这个分(好绕啊)。他们得过奖,说明他们有别人不具备的能力,他们为获奖做了许多努力,这也占用了他们学习其它科目很多时间,他们可能现在的分数比较低,可一旦他们将精力放在日常学习上,我相信他们会得更高的分。我强调的就是他们有这个能力,这份潜力。而且就拿我来说,我获过很多奖,但我的分数也不低(呵呵,顺便夸一下自己)。”
    其实当时根本没时间想这个问题我到底应该同意还是反对,而且回答的关键也不在于你同不同意,而在于之后的why ,即你如何佐证你的观点。这种问题本来就没有对错,回答的只要有说服力就可。
由于之前有看过说北大老师考查特点的,老师打断我时,我就觉得他在考查我的应变能力,看我会不会被他绕进去,被他绕晕,看我思维是不是清晰,看我在压力下如何表现,所以当时也没有慌,就开始一直跟他强调“我说的是他们有得高分的能力”。
    回答完这个问题后,老师说“Time is up”.我问我可以走了吗,他说是。我站起身刹那,突然决定抓住最后一个机会,我说:“At last, I want to say something. I really want to study in Peking University and I think I’m the one that you may not get through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I truly love English. So please give me a chance, and I will prove my ability. Thank you!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因为在面试前一天的咨询会上,英语系的老师说希望能招到高考中招不到的保送生)
    说完后我尽力能笑多少就冲他们笑多少,开门时我还说了句“Goodbye”。


感受:
1、什么应答策略啊,背的一些好词,关联词,看的时事政治一个也没用上。回答问题时用的多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词,什么最先进入我的脑子,我就用哪个了,没时间也不敢去再想另一个合适的。
2、 英语系面试也不给你什么推销自己的机会,展现自己只能通过答题过程中你的英语能力,一点巧也取不来。
3、 策略一个也想不起来的原因是题太难,光想怎么去回答问题了,根本没时间也没闲余的脑细胞去想运用什么策略,那时只想着只要别冷场就行,就有什么说什么了。也因为题很难,所以我精力特别集中,脑子中思考的都是老师提的问题,也没怎么提醒自己注意坐姿、eye-contact、hand-gesture,所以这个就看平时气质和习惯了。
4、因为之前一位英语系老师跟我讲面试的时候不要紧张,所以在面试时我为了表现自己的不紧张和轻松,做了比较多(没准还挺夸张)的手势,面部表情也比较丰富,还经常说“oh~/hmm~/en~~”现在想来这样可能显着我不够沉稳,我觉得还是表现得镇定些、沉稳些、稍微内涵些比较好。
5.  那是觉得面试的那篇文章怎么那么难,从没见过这么难的,后来学了雅思后,回忆觉得那篇文章和雅思阅读里比较有难度的阅读挺像。

忠告:
1、后来没有被英语系录取,我认为最大的原因不是我气质不够、礼貌不够或者什么什么,应该就是单纯的英语水平没有达到。实力够了就能被录取,实力不够就进不了,不存在什么发挥失常的问题。准备不来,临时磨枪不顶事。英语系面试考查的就是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与能力。老师们出的题很有深意,很难,所以来不得虚的,也没时间想别的。在那种接二连三没有喘息的提问下,你是在完全不在意外物的情况下作答的,最易显现出弱点,当然,你的优点也会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正就是能把你的能力、实力看得特别清楚就对了。所以大家也把心态放平些,英语系面试就是看英语水平行不行,强求不得。
2、 虽说准备的面试技巧、作答技巧没用上,但不代表没有必要做准备。如果这些技巧已经成为你回答中必要的东西,你已经能无意识地运用它们,习惯了这种思维、回答模式,在真正面试时你自然而然能信手拈来,体现你严密的思维、灵活的应变能力了。所以要提前准备,不只是特意在面试时运用它们,还要把它们运用在生活中,成为你思想的一部分,你才算拥有了它们。
先写到这吧
省略后面罗嗦的@##¥%……×&&…………
                                        08.1.22      00: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