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家长谈到孩子学习问题时,轻描淡写地归结于自己没有多少文化。这不能成为理由。
在育儿道路上,我醒悟的很晚。之前总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
我的一个同事所做的一切,让我警醒。
她是一个初中技校生,眼睛有点斜视,说话有点结巴,这使得初见她的人很容易就轻视她。刚跟她同事,我也没把她当回事儿。她常拿来些初中数学题,英语卷子来问我。她女儿当时正在上初二,是在一个很烂很烂的学校。在这个很烂很烂的学校里,她女儿总是保持第一名。从她拿来的卷子和题目看,都是些很有难度甚至超出课本的内容。我感觉到她女儿很优秀,不只是一个烂校第一名的水平。继而,我又发现,其实我这个同事英语水平了得!但是她一个单词都不会读,只会拼字母。她来自农村,而技校是不学英语的。也就是说,她一直在自学女儿的课程,陪伴甚至引领着女儿一起学习。使得女儿得以稳步成长。而她女儿的顽劣从前是很有名的。
知道她对待女儿的这种精神后,我就一直不能放下了。她能从头学,我就不能捡起来吗?当时麦子的英文也很差呢。我挺觉得惭愧的。
(她女儿在前年走的中国海洋大学的自主招生,现在是校学生会的干部)
随着我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加深,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欠缺。我欠缺的太多了!想要在学习上给她以指导还好说,大到人生的指引更需要家长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底蕴。
这使得我渴望学习。我渴望我能为我的孩子找到智慧的源泉。路漫漫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