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懂得了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是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离别;离别后,故乡的愁便像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题记
在我十岁那年,因为我的英语突出,被学校选送参加一个英语口语大赛。我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拼杀,参加了决赛。
决赛是要在北京举行的。比赛团可以带我一起去,管吃管住。但妈妈还是不放心,一再叮嘱,到我出发前还在罗索:“别忘了我跟你说的,到了那儿给我来个电话。”我不耐烦地说:”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然后,便怀着激动的心情头也不会得上了车。
这一去就要在北京待十天,我自以为终于可以逃脱爸妈的“魔掌”了,我可以疯玩儿喽!
还没到北京,妈妈就来了电话:“到了吗?”我说:“你飞呀那么快就到了!还早着呢!”就扣了电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渐渐没了兴致,觉得心里被掏去了一块什么东西,空落落的,久日不见妈妈那可口的饭菜,爸爸慈爱的眼神,觉得烦闷。
晚上,坐在落地窗前,望着这中秋的明月,泪,不觉流了下来。
我想我爸妈。我哭着对明月说。
月,只是静静的看着我。
故乡,是游子惊惶而无奈的叹息。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易安居士道出了我心中的苦。我在思念我远在故乡的家人,他们是否也在对着月亮静静地流泪呢?心中第一次尝到“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竟是那么的苦。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打给妈妈的电话里,我泣不成声,向她叙述着我对她的思念,小小的我平生第一次那么的伤心,无论妈妈怎么劝,我的泪,还是汩汩的。
此情无计可消除。
第二天决赛,我走上台,那天我的演讲题目是:“my
homesick”,我的乡愁。
这乡愁,真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