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rchphile、OdroidC和I2SDAC

(2016-03-23 12:41:58)
分类: 网播
(注:2017年6月,Arhphile作者宣布关闭网站,所以Arhphile源不再提供
   注2:2017年9月,网站似乎恢复了。
   注3:2019年12月,Arhphile说是终结,但是还有镜像提供下载,另外有衍生的collybia出现

    之前有博友问如何在Odroid C+上自己安装Archlinux,本想写个详细过程,等想写时候发现Archphile已经有现成的Odroid C+版本SD镜像文件,Archphile本身就是Archlinux+MPD的最简单架构,直接用Archphile好了。
   下载Archphile Odroid C+ SD镜像,烧录、启动。用putty进入控制界面,名字root,密码archphile。
   请更新最新的ffmpeg,否则以后更换MPD版本启动时候可能会报libavformat.so.57错。
    [root@archphile ~]# pacman -Sy ffmpeg-archphile
   后注:似乎要pacman -S mpd-archphile更新一下,再systemctl enable mpd.service
   网路播放需要使用Upnp控制,Archphile已经安装upmpdcli但初始没有启动,所以,启动它:
   [root@archphile ~]# systemctl enable upmpdcli.service
   好了,最基本的播放终端软件已经安装完毕。如果发现USB AUDIO DAC没有反应,可以用
    [root@archphile ~]# nano /etc/mpd.conf编辑一下,将device    "hw:0,0"为device    "hw:1,0"。
    用cat /proc/asound/cards命令可以查看USB声卡位置,例如:
    [root@archphile ~]# cat /proc/asound/cards
    可以看到XMOS USB AUDIO是1,所以,要将hw:0,0改为hw:1,0,表明选用XMOS USB AUDIO。
 0 [ODROIDHDMI     ]: SOC-Audio - ODROID-HDMI
                      ODROID-HDMI
 1 [x20            ]: USB-Audio - xCORE USB Audio 2.0
                      XMOS xCORE USB Audio 2.0 at usb-lm1-1.2, high speed
    Archphile里面集成的MPD可以很简单升级或者换成例如mpd-archphile-native-dsd 0.19.13或者mpd-archphile-sacd。现在MPD是.19.14,用pacman -Sy mpd-archphile即可安装升级,安装速度很快

    除了使用例如Kinsky这样的UPnP控制端软件可以控制播放外,也可以用GMPC这样的Client软件直接控制MPD。有没有像Volumio/Runeaudio/Moode这样的WEB控制呢,有,YMPD,虽然控制界面相对简单,但也算实用。Archphile已经安装ympd,使用时候在WEB输入:IP地址:80(注意是80,不是8080),测试下来似乎直接输入IP地址就可以进入YMPD控制界面。
    有了UPnP控制,再使用web控制属于瞎折腾,当然,如果你是CUE SHEET爱好者,又是SACD ISO死党,那就必须用GMPC或者YMPD。

    用ympd,NAS是必不可少的,设置一下samba即可开机加载:
    [root@archphile ~]#  nano /etc/fstab
我的设置是:
//10.0.0.10/music /var/lib/mpd/music cifs username=admin,password=123456,ro.....( 省略)
    注意,如果NAS有很多音乐文件,那么第一次开机就会有漫长的加载时间,如果此时播放就会磕磕绊绊情况发生。MPD管理音乐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崩溃掉,这点来讲minimserver管理似乎更好一点。

    Archlinux作者一番话说的好:
I still can’t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of native DSD, when there’s DoP protocol that can successfully transfer unaltered DSD, but anyway it’s up to us to experiment and decide.
    现在真的不要纠结是什么方式传输,什么方式最终都会是DSD源码播放,唯一区别大概就是DOP也许不能支持DSD512。

    再说Odroid,总是盖Raspberry一头,Odroid C+ 比P3强,更别说新出的C2。

    老外就这么任性,明明采用USB AUDIO DAC可以播放各种格式的音乐,而且精确的时钟和隔离方便都是优点,但是就是有人用I2S DAC,而且很多人在用,价格就2,30美金差别,也许折腾就是一种乐趣。
    又要说Odroid优点了,使用I2S接口,Odroid可以支持到384K,但树莓派只能到192K,不过,直接由I2S输出DSD码,目前还没见到方案,应该与硬件的i2s机制有关。BBB可以,似乎是换一个内核就可以支持,至于到底如何,正在着手试验。呵呵,买BBB,买树莓派3,手上卡片机成堆。
    不断建议客户用树莓派或者Odroid做播放机方案,客户说用了就卖不出价格来,其实我想说,现在很多播放机用的核心板性能还不如最新的树莓派或者Odroid。

后续:用CPLD做了一个I2S-DSD-DOP解包,树莓派I2S输出可以解DSD。可惜树莓派现在的I2S驱动不太灵,有切换爆音,后来用CPLD解决切换爆音问题。

后续2:现在树莓派有支持PCM384KI2S输出的内核,一下和ODROID平起平坐了,还有一点,ODROID大于PCM192K的I2S似乎被整理过,只有16比特长度,输出不了DO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