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汽车长镜头
汽车长镜头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669
  • 关注人气:317,5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六年的记忆--写在世界杯开幕之前

(2006-06-08 23:20:26)
分类: 偶尔评球
整日忙碌,很少看足球了,一周之前才感受到世界杯来临的气氛,开始有点兴奋,生活也有点期待了。不过现在嗜睡,能坚持看几场,还是个很大疑问。今天凌晨起来演习,一睁眼打开电视,看到希拉克总统竟然也大驾光临,法国队半黑半白的齐秃率领了两名白将和八名黑将出战愣头青的中国队,“Rua”了,险些被打平,关键时刻,又一位姓王的小将站了出来,踢出了不可思议的乌龙球,给法国挽回了面子。与当年王亮在美国半场超远乌龙相比,都可以排进世界前10名了。另一个巧合就是98年打陪练废掉了黄善洪,今年又废了西塞,又是个前锋,幸好不是齐达内。至于我,体力果然不支,过了半场就犯晕,坚持看完全场,白天晕头胀脑。

看球对于我似乎已经不是目的,而是个生活上的期待,总有些盼头,总有些悬念。回首往届世界杯,才发现四年四年如此之快。

1978、1982、1986 我对世界杯、对足球一无所知,包括伟大的马拉多纳

1990年,意大利之夏如火如荼,我上初中,听说了喀麦隆的冷门,戈耶切亚扑点球的神勇,第一次关注了这项运动,居然也在夜里起来看了决赛,一场激烈有余的对决,所剩的印象只有马拉多纳的泪水。

1994年,我已经变成狂热球迷,正好赶上高二会考完毕,可以全心投入的看球。(所以我特羡慕今年高考生,高考结束当天正好世界杯开幕)和同学一起熬夜,小屋里臭气扑鼻,挥汗如雨,直到洒满阳光,觉得那么过瘾。印象最深的不是巴乔的深邃的眼神,而是另一位意大利人,我唯一的、永远的、终极的偶像巴雷西,他第一场受重伤,而决赛时奇迹般的出现在球场,让罗马里奥、贝贝托一筹莫展,又第一个罚点球,可惜打了高炮,这一悲壮情节在我心中是永恒的遗憾。

1998年,情况也不错,当时上大学,前几场在学校看,过了熄灯时间,用一台14寸黑白电视,连很长的电线,接到水房,几十人围着看。后来全班去湖南小城怀化实习,在一间招待所里,三个人一房间,夜里起来,洗个澡凉快一下,看了半决赛和决赛,当时大家都预测巴西赢,只有我看好法国,那是一段很爽的日子。

2002年,是巨大的反差,对中国队,从希望到失落以至绝望;对自己,踌躇满志的加入报道队伍,非战之罪,灰头土脸的退出,倒安心看了最后4场球。记忆中,只剩下对帮助韩国队的黑哨的声讨。

2006年,世界杯的到来是转瞬之间,甚至没什么准备,到现在还搞不清楚分组。刚才写到,看世界杯,最令人羡慕的是高考生;最值得同情其实就是媒体人,凡是报道世界杯的,无一不是球迷,但凡是参战了,便必然无暇享受看球的乐趣。最期盼的就是能有这种状态:和几个朋友在一起高谈阔论,旁边是西瓜和啤酒,如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