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一个人都有病

(2011-05-12 08:55:05)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每一个人都有病

和叔本华比起来,尼采是幸福的。18891月,尼采在都灵罹患精神分裂症,被收容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一年后,即18905月,尼采的母亲将尼采接至瑙姆堡。在这里,他和母亲一同度过了近7年的时光, 1897420,尼采母亲去世。尼采不得不迁居至魏玛——他的妹妹伊丽莎白·福斯特—尼采处。3年后的1900825,尼采逝世于魏玛。

188913,尼采开始显露出精神状况不稳的征兆。有一天在都灵街上引起骚动后,尼采被警方带回。当天的情况已不可考,流传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尼采在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看见一匹马被鞭打,突然上前抱住马的脖子痛哭道:“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啊!”接着便瘫倒在地。这一年,尼采正好四十五岁。

在某一本书里,我见过两张尼采与母亲的照片。一张是看上去很年轻美丽的母亲在尼采病后搂着尼采的胳膊;一张是病重的尼采躺在床上,母亲的脸贴在他的头上,此时的尼采已显露苍老和病态,是一张令人温暖却透着心酸的照片。

 

尼采与母亲的两张照片,犹如一枚钉子深深地揳进了我的脑海,且不时地会浮现在我的面前。它总让我想起我的母亲,遗憾的是,没有人为我和母亲留下这样的一张照片。

我说尼采是有福的,是因为在他精神崩溃后,能被母亲接去同住。一个人病了,如果能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在我想来,几乎可以忽略医疗,——忽略对其疾病的治疗。我自己深有体会。但母亲若不在了,一个人最好别生病,最好别生精神上的病。

尼采是有福的,是幸运的,在他的精神崩溃后,能生活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如果没有了母亲,尼采会怎样,恐怕无人预知,尽管他还有一个妹妹。但我相信,谁也代替不了母亲。尼采病后,和母亲生活了近7年,母亲死后,和妹妹不过生活了3年多一点的时间,他就随母亲去了。

尼采的有福还在于,在母亲去世仅3年多一点的时间,他就有机会随母亲而去。而我的母亲已去世十几个年头了,我却还活着——尽管活得不是很好,可毕竟是活着。如果有母亲的人是有福的,那没有了母亲的人,即使活得再长久,恐怕也无福可言。既无福可言,活着又有多少意义呢?——我这样说,兴许过于消极了。那些对人生怀有积极态度的人,请不必受我这种消极之人的影响——其实,我也影响不了他们。

 

和叔本华比起来,尼采的确是幸福的。叔本华的母亲太缺乏母性了。事实上,和叔本华比起来,莫说尼采,就是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很有幸福感——我也有一个很爱我的母亲——在我30岁之前,曾住过两次医院,都是母亲日夜陪伴。而母亲过世后,我又进过两次医院,这两次只有自己孤伶地躺在病榻上。在南京的那一次,我躺在病榻上反复地想一个很没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我大病了,或者一如尼采精神崩溃,那等待我的结局会是怎样?可能会死于精神病院——一个我最不乐意呆的地方——因为,我一直认为,即使一个正常的人,若进入精神病院,也会被弄成精神病人。至于已经是精神病的,十之八九会在这里疯起来。另一个结局,则是成为一个疯子,流浪四方。这样的结局可能会被人们视为悲惨,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即使是这样,那也是个行走在路上的人。谁能说,躺在床上死掉的就比那个行走在路上的疯子高贵?即使不死掉,谁又敢说,所有的正常人都比疯子高贵?

一个人疯掉了,在正常人的眼里一定是个十足的悲剧。但在疯子的眼里,我们这些正常人才是真正的疯子——为名、为利、为情,每一个人都疯掉了。不为名利、不为情所动的,恰是那个看上去疯掉的人。

有统计数字认为,7%的中国人患有精神疾病,但其他研究认为形势远比这个结论严峻。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指出,每5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有精神疾病。

尽管精神疾病并不意味着都会精神崩溃,但所有的疯子则一定是精神崩溃。如果真是每5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有精神疾病,那可以想见,这是一支何等庞大的队伍!而中国的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却只有572家,共有精神科床位132881张。照此计算,全国平均精神科床位密度为每百万人口104张;平均每10万人中才有一位精神科医师,远远低于政府设定的每千人一位精神科医师的目标。

之所以要从有关资料上引用这段文字,是想说明,第一,我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很多;第二,能够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和医师很少;第三,由于治疗选择太少,精神病医院往往收取过高的费用,病人花了很多的钱却看不好病,只能放弃,如此一来,反加重了病人的病情。——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如果患了精神疾病,宁愿呆在家里也不去治疗的缘故。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病的——肉体的、精神的。只是我们常误以为只有肉体的疼痛才算作病,而忽视了更可怕的病——精神层面的疾患。肉体之病,或许可以疗救,即便不能,不过一死罢了。而精神之病,疗救的希望不大,但也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成为疯子。——尼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雨谷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拉 登 死 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