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私立青岛大学:岛城首座中国人自办高等学府

(2016-10-04 11:12:51)
标签:

青岛大学

山东大学

分类: 山东大学校史
2016年10月03日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周兆利
 

1924年初,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代理教育总长的高恩洪出任胶澳商埠督办。私立青岛大学延聘教师十分讲究:一为国内名牌高校毕业的学生,特别倾向北大;二为高薪聘请海外归国的留学生。私立青岛大学蒸蒸日上时,第二次直奉战争突起,直系败退,高恩洪去职,学校发展遭到挫折。

原标题:私立青岛大学:岛城第一座中国人自办的大学

http://p0.ifengimg.com/haina/2016_41/1c8c6304714e36e_w455_h290.jpg

私立青岛大学旧址(今海大鱼山校区)

1924年初,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代理教育总长的高恩洪出任胶澳商埠督办。对在俾斯麦兵营创办大学,高氏深觉合宜。巧合的是,私立胶澳中学校长孙广钦也在张罗此事。于是孙广钦联合岛上首富刘子山与高恩洪协商。

1924年5月28日,青岛富商巨贾和热心教育的人士在督办行署开会,倡办青岛大学。公推高恩洪、宋徽五、隋石卿、傅炳昭、张德纯、刘子山、孙广钦等组成校董会,聘请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国内名流担任名誉理事。校址选在德占时期的俾斯麦兵营,由于军方执意在此驻兵,双方争执不休,官司一直打到洛阳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吴佩孚处。吴与高同乡又曾同僚,私谊甚笃,虽系一军阀,但懂得“世界竞争端赖学术”的道理,就一锤定音兵营作为办学之用。

1924年6月19日,青岛总商会向美国大使馆请求以庚子退款作为青岛大学创办经费,未有结果。几经周折,最终由高恩洪捐洋万元、刘子山捐款2万元作筹备费用,由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胶济铁路局拨款和青岛绅商捐款作为学校常年经费。

学校董事会根据《大学令》确定私立青岛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规划文、理、法、商、工、医、农林七科,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一所综合性大学。但考虑到青岛工商发展之需,先设工、商两科,即从实用学科办起。1924年8月11—13日,在北京、南京、济南和青岛四地同时招生,学校特别注意招收华侨子弟,希冀获得华侨捐助。学校重质不重量,首届招收工商预科学生80名。8月21日校董事会公举高恩洪为校长,10月25日私立青岛大学开学,这是青岛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办的大学。

私立青岛大学延聘教师十分讲究:一为国内名牌高校毕业的学生,特别倾向北大;二为高薪聘请海外归国的留学生。据1925年统计,私立青岛大学全校教职员26人,其中留学生多达11人,尤以美国名牌大学毕业生居多。如著名林学家凌道扬,土木科教授、后来成为著名建筑师的王节尧,工科教授、青岛“八大关”规划师严宏桂等。

私立青岛大学蒸蒸日上时,第二次直奉战争突起,直系败退,高恩洪去职,学校发展遭到挫折。后由山东省议长宋传典接任校长,维持残局,终因经费问题维持到1928年初,被国立青岛大学接收。(撰稿周兆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